摘要:作为全球第六大粮食的木薯,为接近15亿的非洲总人口提供部分甚至大部分的口粮——只有北非等几个国家是以小麦等为主食,木薯在30多个非洲国家得到了广泛种植,这个习惯很难改变。
作为全球第六大粮食的木薯,为接近15亿的非洲总人口提供部分甚至大部分的口粮——只有北非等几个国家是以小麦等为主食,木薯在30多个非洲国家得到了广泛种植,这个习惯很难改变。
而芝麻,在非洲很多国家的功能是——可以挣钱,可以大量出口创汇,几乎长期出现国际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比如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苏丹、尼日利亚、尼日尔、马里、布基纳法索、乌干达等众多非洲国家,已经成为芝麻种植的长期爱好者。
【非洲,还在生长的芝麻田】
这个“国际市场”中对芝麻60%左右的进口需求,就是我们提供的,我们对芝麻的热爱,是从芝麻传播到我国之后就开始了,而且给予芝麻极高的美誉,比如“八谷之冠”。
如此喜爱芝麻的我们,不仅需要芝麻榨芝麻油(也叫香油等等),而且芝麻在家庭烹饪、食品工业中几乎天天都会出现,是一个中式烹饪(菜肴)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我们喜欢的芝麻油】
【我们爱吃的芝麻酱】
由于我们的芝麻自产总量远不够我们国内消费总量,比如现在我们芝麻的自产总量每年保持在40多万吨就已经很不容易了——2022年、2023年、2024年我们的芝麻总产量就是在42-44万吨之间徘徊。
而我们每年国内对芝麻的总需求至少在150-160万吨以上,即使其他油料(比如大豆等)大量进口,国内芝麻消费量也需要140万吨左右,所以每年都会进口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吨的芝麻。
以2024年为例,我国全年一共进口芝麻约118.3万吨,进口金额接近19亿美元、约合130多亿元人民币。
而非洲芝麻,则是我们进口的重要来源,其中尼日尔、坦桑尼亚是我们在非洲进口芝麻最多的两个国家,2024年分别向我们出口了约5.14亿美元和2.29亿美元的芝麻。
曾经,苏丹也是我们进口芝麻的重要国家,只可惜从2023年尤其是2024年到现在,苏丹内部又爆发了严重的冲突,农业生产包括芝麻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非洲芝麻成熟了】
那么非洲现在主要种植什么样的芝麻呢?
从分类来看,目前市面上的芝麻种类大致分为四大类:白皮芝麻、黄白芝麻、黑色芝麻、杂色芝麻。白皮芝麻多用于面包、糕点等食品的制作;黄白芝麻多用于榨取芝麻油和制作芝麻酱;黑色芝麻也多用于糕点的制作;而杂色芝麻的外皮颜色不固定,主要用于榨油。
非洲,尤其是非洲芝麻产量最高的国家埃塞俄比亚,以种植白皮芝麻为主,但跟白皮芝麻一样,黑色芝麻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
有意思的是,我们不仅为非洲芝麻的出口提供消费市场,而且还认认真真、不遗余力地向非洲一些国家提供芝麻种植的技术、种子和部分农机。
除了由于我们的芝麻需求量大、每年需要大量进口之外,更重要的一原因是以芝麻为契机,帮助一些非洲国家脱贫致富、调整过度单一的农产品(比如过度种植木薯)。
另外,我们也是经过多年的考察,发现非洲大部分地区非常适合种植芝麻的。
非洲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北部,热带、亚热带沙漠性气候显著,平均气温高达35℃-40℃,而芝麻,这种耐高温干旱的作物,非常喜欢这种生长环境,所以经过近20年的技术交流和农业扶持,非洲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芝麻种植地区,每年产出的芝麻占全球芝麻总产量接近65%的比重。
想当年(21世纪初的时候),那时非洲芝麻出口到我国,一年还不到200吨——现在已经快要突破100万吨,这个质变,除了非洲几个国家有了改变的意愿,也是我们不断支持的结果。
2024年非洲专区已第二次亮相进博会,13个与我们关系很好的非洲国家派出了25家农产品出口企业参展, 坦率地说,时至今日,我们对非洲的帮助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经济或者物资援助,因为效果不好,这一点已经经过数十年的的验证。
所以现在的模式已经调整。以芝麻为例,会在原有种植园区和海外仓的基础上,新增或者扩建在非洲一些国家的农产品初级加工基地,从而完成了‘种植、加工、物流、销售’全产业链条的构建——至于成果,就农产品而言,非洲出口我国最多的并不是木薯、咖啡、茶叶等等,就是芝麻,尤其是白皮芝麻。
除了非洲芝麻,我们的巴铁也是芝麻出口大国:2024年我们从巴基斯坦进口芝麻的总量约为17.8万吨,约合2.26亿美元。
实事求是地说,非洲确实适合种植芝麻,那里的芝麻含油量超过60%以上,出油率可以轻松实现50%左右,而我们的国产芝麻,大部分出油率能够达到45%就很不错了。
所以,我们每年5月份前后就会在非洲一些国家启动每年的芝麻收购,然后6月份就会装船回国——到了7月份、8月份,武汉热干面里的芝麻酱、山东经典的芝麻油,都有可能用得是非洲兄弟们种出来的芝麻。
来源:理想国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