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构建家园安康的“隔离网”“防护屏”——绵阳市多维发力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11:52 1

摘要:健全完善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能最大限度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坚固“堡垒”。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之际,地貌类型复杂、地质构造多样、自然灾害易发的绵阳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健全完善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能最大限度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坚固“堡垒”。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之际,地貌类型复杂、地质构造多样、自然灾害易发的绵阳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科技赋能

精准监测预警打好遮风挡雨“提前量”

“我们的应急广播作用很大,不论是森林草原防灭火,还是防汛减灾,都能及时有效地将关键信息传达给每家每户。”5月11日,完成应急广播系统维护的平武县平通羌族乡石坝村支部副书记焦云亮随即开始播放森林防火和汛期防灾工作要点,提醒当地群众提前做好各项防范准备。
当前,平武已进入森林草原防灭火关键期,同时进入汛期。连日来,平武县应急广播平台维护人员每天都穿梭在各乡镇、村社,对应急广播设备的适配器、电源、线路、扬声器、“户户响”小喇叭终端设备等关键部件,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确保所有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平武县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平武县已建设形成国家、省、市、县、乡、村、户七级贯通、可管可控、便捷高效、综合覆盖和适应新媒体传播需求的应急广播体系,也是绵阳强化“喊醒叫应”,落实预警电话“叫应”机制的生动实践。

在北川,X波段雷达的应用也为科学防灾减灾强势赋能。记者了解到,北川X波段雷达于202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项目总投资750万元,位于漩坪乡楼房村,海拔1800余米。X波段雷达可实现75公里半径的区域覆盖,数据每5-6分钟更新,空间分辨率高、灵活度高,具有较高的降水估测精度,能够满足对暴雨灾害准确监测和预报的需求,能够对重点地区的降水强度、降水结构、降水变化趋势进行连续高精度、高分辨率监测。
同时,北川还在小坝镇黑泥巴沟和白什乡白水河重点山洪泥石流沟域开展精准预警预报:在黑泥巴沟村3个断面、白水河11个断面,布设2套视频设备、3套水位计设备、4套气象设备、7套含水率设备、6套宽频地震仪,有力提升山洪泥石流沟域监测水平。

“绵阳坚持强化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成以370M无线通信网为骨干、以卫星通信为基础、以无人机中继为补充、以易“三断”村通信“轻骑兵”为兜底的“空天地”一体应急指挥通信保障体系。目前,在市县主城区及北川、平武、安州、江油山区已建设370M无线通信基站114个,网络覆盖9000余平方公里,配发370M对讲机1300余台至51个重点乡镇和443个重点村。”市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绵阳造”涪城一号(25期)SAR卫星数据对灾区进行地表形变分析,为灾情研判决策和次生灾害预警监测提供空间技术支持……
在绵阳,科技手段已成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坚硬“铠甲”,强势为群众打好遮风挡雨“提前量”。
针对洪涝、干旱、地震、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绵阳还优化地震、地质、气象、水利、森林草原等领域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布局,完善森林草原火情监测即报、气象要素实时监测等系统,开展地灾隐患遥感识别技术攻关和短临气象风险预警,加快推进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警能力。

强基固本

多维发力下好防灾减灾救灾“一盘棋”

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关键要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能力建设。

靶向开方,才能“药”到“病”除——

●绵阳持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构建“1+41+37”(1个总体预案、41个专项预案、37个部门预案)的市级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应急预案专家库,编制完成重点应急预案“一张图”;

●持续加强救援队伍建设,基本形成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以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以军队和武警部队为突击、以专家队伍为支撑、以社会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健全应急抢险救援机制,推动市县联动、部门协同、军地协同、区域联动,与德阳、遂宁、广元、南充、阿坝等周边市(州)和重庆北碚区建立应急联动合作架构,加快建设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力量互援、多方互动的抢险救援新格局。

应对灾害,物资“先行”——

●绵阳还建成市、县、乡、村、组、点六级应急物资储备库(站、点)1861个,储备应急物资92万余件(套);

●抓好应急物资调拨和前置,推进应急物资采购,每年制定市级救灾物资采购计划,有序推进应急物资采购工作,不断丰富物资储备。

在此基础上,建成绵阳市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接入16个市级有关部门视频监控资源和研判预警系统,深度融合全市重点企业、救援队伍、救灾物资、避难场所、应急专家等数据资源,完善应急指挥“一张图”功能,为应急指挥提供更加全面及时的数据支撑。

此外,每年定期开展国家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防灾减灾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挂图、现场讲解、印发科普读物、短信推送、大屏播放、微信公众号和乡村广播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将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防灾避险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市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进一步筑牢。

来源:中国绵阳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