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肥胖日 | 每天“微运动”12分钟,与肥胖说886!今天你享瘦了吗?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2 11:05 1

摘要: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或许有人会纳闷,为什么要专门设立这样一个日子?答案就藏在一组惊人的数据里:我国肥胖问题日益严峻,截至2024年,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达34.3%和16.4%,6~17岁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1%和7.9%,并呈逐年递增趋势

世界防治肥胖日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或许有人会纳闷,为什么要专门设立这样一个日子?答案就藏在一组惊人的数据里:我国肥胖问题日益严峻,截至2024年,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达34.3%和16.4%,6~17岁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1%和7.9%,并呈逐年递增趋势,预计2050年将达到3430万。

肥胖是诸多健康问题的导火索。研究表明,肥胖与50多种疾病紧密相关,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代谢性疾病等都与肥胖有关,并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那么,如何破解肥胖问题?

徐涛教练带来“生活化减脂”秘籍

全面了解肥胖 制定合理目标

科学减脂,要正确认识肥胖。在徐涛看来,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食物变得愈发丰盛,一不小心就容易摄入过量。另一方面,现代生活方式让人们越来越“懒”,出行有车、工作久坐,能量消耗远远跟不上摄入,脂肪自然而然就堆积起来。还有环境污染、生活压力等因素,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代谢,增加肥胖风险。

据了解,标准体重常用身体质量指数(BMI)评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成年人BMI适宜范围在18.5—24,大于24为超重,大于28为肥胖。此外,体脂率和内脏脂肪也是重要参考指标。一般男性体脂率大于25%、女性大于30%属于肥胖;男性腰围大于等于90厘米、女性大于等于80厘米,提示内脏脂肪超标。

“当你确定超重或肥胖后,应制定合理的减重目标。并非单纯追求体重数字下降,而是要减去过多脂肪,保持或增加肌肉量。”徐涛表示,通常每月减重1—2公斤较为适宜,避免因减重过快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2

碎片化时间 开启“微运动”

“每天仅需12分钟的碎片化运动,燃脂效率竟是慢跑一小时的三倍。”徐涛介绍,“微运动”能激活身体的代谢开关,触发“后燃效应”,即停止运动后,身体仍会持续消耗脂肪供能。例如,常见的高强度间歇性运动,通过短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和短暂休息交替进行,能有效提升代谢率。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碎片化运动呢?

徐涛建议,上班族可利用午休的时间或者空余时间,抽出3分钟完成一组包含高抬腿、开合跳、深蹲、靠墙俯卧撑的组合动作,每个动作持续30秒,使心率飙升至最大值的70%—80%,可显著提升脂肪燃烧效率。可借助手机设置 “碎片运动闹钟”,每90分钟提醒自己站起来活动一下。

日常家务也可以加入运动的“元素”。比如:拖地拉伸10分钟,消耗热量相当于慢跑15分钟;电视剧插播广告时,进行30秒静态深蹲,坚持下来,每天能多消耗120大卡。

“黄金30分钟” 吃得科学事半功倍

饮食在减脂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徐涛强调,减脂期科学饮食需满足2个要求:控制总能量摄入,保证每日能量摄入低于消耗;确保食物多样、膳食平衡,满足必需营养素需求,即“吃得少、吃得对”。

具体而言,要避免高糖、高脂等高能量食物,如油炸食品、含糖烘焙糕点、糖果、肥肉等,严格限制饮酒。饮食结构上,保证蛋白质充足摄入,主食以全谷物、粗粮为主,多吃新鲜蔬果,选择低脂动物性食物,如瘦肉、去皮鸡胸肉、鱼虾等。

运动后的饮食尤为重要。研究显示,运动后30分钟内补充 “蛋白质+碳水”,如鸡蛋搭配香蕉,可使肌肉修复速度提升40%,脂肪代谢率增加25%。

“每天12分钟的碎片化运动,是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的科学选择,大家不应再以‘没时间’为借口,忽视健康。”徐涛呼吁公众重视肥胖问题,将健康生活方式融入日常生活,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保持健康体重,预防慢性疾病。

作者:陈素琴(体坛报)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浙江省体育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