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前CEO:虽然美国不愿承认,但中国落后美国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2 13:14 1

摘要: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在其合著文章中指出,中国的科技水平已经从模仿者变成了引领者,尽管美国用出口管制的方法遏制中国发展,但是这促进了中国更加努力的培养人才、发展技术,中国曾经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然终结。

据《纽约时报》报道称,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在其合著文章中指出,中国的科技水平已经从模仿者变成了引领者,尽管美国用出口管制的方法遏制中国发展,但是这促进了中国更加努力的培养人才、发展技术,中国曾经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然终结。

施密特在文章中重点指出,中国在人工智能、电动汽车、机器人、半导体芯片等领域均有了技术突破。这种技术突破并不只是单纯的对美国科技的追赶,而是形成了一种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最后实现商业转化的完整闭环模式。

中国拥有强盛的制造业基础和产业链模式,小米通过引入吉利研究院和领克汽车的顶级工程师团队,吸收了包括萨博、沃尔沃、路特斯等欧洲品牌的造车经验,仅用了3年时间就打造出了一台机械素质不错的纯电轿车,并且在2024年实现了13万台的交付量。

与之相对的,则是苹果因为成本因素,选择放弃了维持十年的造车计划。

这种中美企业的反差,展示出了中国企业特有的商业化效率。

中国企业先通过整合三电系统的4000多家供应商,实现了完整的产业链供应,然后加上中国在制造机器人和智能化工厂上面的发展,仅仅只用48小时就可以完成产线改造,最后就是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力补贴。各方面的资源协同,造就了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面崛起。

在ai技术领域,中国企业走出了一条与美国硅谷完全不同的发展路线——开源。

deepseek宣布将自家的V3、R1两款大模型技术进行免费开源,允许行业内的其他开发者自由下载使用。这种用开源换取技术生态的策略,使中国的ai技术渗透速度达到美国的2.3倍。

类似的还有已经出海的Tik Tok,Tik Tok通过算法本土化改造,在北美市场日活数值突破了1.5亿,成为了继美国Twitter、Facebook之后的全新媒体平台。而且Tik Tok上市即爆款,为许多美国本土的企业和自媒体从业者,开创了一个维度更高的盈利模式。

谷歌前CEO施密特,将这种能力概括为技术民主化传播、商用转化与规模制造的三角优势。这种全新的产业模式,正是硅谷长期忽视的创新维度。

在应对美国制裁的过程中,中国芯片产业实现了惊人的技术增长趋势。

2022年夏天,中国大陆厂商使用曾经从ASML采购的DUV光刻机制造7nm工艺的国产芯片。2023年,国产技术的7nm芯片正式在国内市场上进行爆发。

在实现了部分技术的突破后,中国企业乘胜追击,开始对产业结构和教育体系进行深度融合,加速中国自主技术的开发。

根据中国高校研究会刊表示,高等教育人才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基础,是我们需要持续推进的项目。到2020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11234万人,位居世界第一。研发人员的总量从2012年的325万人提高至2022年的6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

理工科招生占比从2012年的47%提升至2024年的63%,整体的科研规模正在朝着一个非常良好的方向发展。根据行业预测,在2025年,中国科研人员的工程师群体将会突破700万人,这相当于美国、日本、德国的总和。

与此同时,我国的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1万亿增加到2025年的3.6万亿,基础研究的投入占比从4.8%提升至7.2%。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冬梅女士,在央视节目中表示:科技体制改革始终都是坚持问题导向的,也就是说破除一切束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我们以前走的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子,我们的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我们创新体系的整体能力不够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存在着被“卡脖子”的风险。

举国之力进行自主技术的攻关,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必要趋势。

曾经我国的科技行业出现了很长时间的“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发展风气,这种风气的盛行,导致中国企业在应对美国制裁的过程中毫无还手之力。哪怕是到现在为止,华为的麒麟芯片依然被卡在了两年前完成的7nm节点,无法继续推进到更加先进的量产技术。

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找到我们曾经在技术发展上面出现的错误,改正错误。然后深化国内高校与各大科技企业的合作,培养专业性的技术人才,将这些各个领域的人才聚集在一起,从多个方面对现存的技术瓶颈进行攻关。这是美国硅谷成功的秘诀,也是我们正在发展的路线

来源:反方向数码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