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三湘大地,有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长者,他将一生奉献给湖南的金融事业与文化传承,在金融浪潮中砥砺前行四十余载,退休后又以文化公益为笔,续写人生的辉煌篇章。
在三湘大地,有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长者,他将一生奉献给湖南的金融事业与文化传承,在金融浪潮中砥砺前行四十余载,退休后又以文化公益为笔,续写人生的辉煌篇章。
他,就是曾昭才先生——一位在金融与文化领域交相辉映的杰出人物,其人生轨迹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映照出湖湘儿女的坚韧担当、赤子深情。
图为曾昭才老师应邀参加长沙湘潭商会“年度工作会”,并作为主旨嘉宾,就“分析形势,坚定信心;抓住机会,走出困境”做了专题讲座,深受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金融征程:从田间地头到金融改革前沿
1975年,曾昭才先生从宁乡县停钟村的生产队队长、大队会计起步,在农村金融的沃土上播下希望的种子。彼时的他,或许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将与湖南金融的发展紧密相连,共同书写出一部跨越四十年的壮丽诗篇。
1979年,曾昭才先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卓越的个人能力,考入省人民银行,正式开启了职业金融生涯。在随后的岁月里,他如同一颗璀璨星辰,在金融领域迅速升腾。1980年11月,他调任到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历经多个关键岗位的历练,直至2002年4月担任农行湖南省分行行长助理、副行长(兼工会主席)、一级巡视员等要职,一路披荆斩棘,以非凡的领导才华与管理智慧,带领团队在金融浪潮中屡创佳绩。
在金融改革的浪潮中,曾昭才先生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将个人追求与国家金融事业紧密相连。他笔耕不辍,撰写了480多篇文章,其中29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为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与实践经验。他还积极主编和参编了《新型银企关系》《商业信贷管理规范》等20余部著作,成为金融界宝贵的智力财富。
1989年,澧县农村信用合作社遭遇严重信用危机,曾昭才先生临危受命,凭借敏锐的洞察力与扎实的专业知识,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成功化解危机,保障了当地金融秩序的稳定,获得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的高度肯定。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他在危机处理中的卓越能力,更为湖南金融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为探索支农工作新路径,曾昭才先生带领团队深入株洲攸县农行调研试点。在充分了解农村金融需求后,他创新性提出农行实施“三农”金融服务“六大工程”,积极探索互联网金融服务新模式,为每个村安装“惠农通”(现升级为“乡村振兴通”),实现农民办理金融业务“足不出村”,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极大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质效。这一举措为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注入强劲动力,成果获总行嘉奖。此外,他组织团队率先在全国农行系统研发金融TC卡,提高了金融服务的便捷性与安全性,为行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很快在全国推广应用。
在他的带领下,湖南农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成为湖南金融领域的一面旗帜。而他本人,也凭借卓越业绩与贡献,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连续四年荣获“湖南省十大创新企业文化杰出贡献人物”称号。
图为2021年,曾昭才先生参加省长座谈会并合影留念
智囊风采:金融赋能“湖南方案”成为国家范本
2015年6月,凭借在金融领域的杰出贡献与深厚专业素养,曾昭才先生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聘为湖南智库联盟专家,随后又担任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务。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深入基层调研,足迹遍布广东、上海、山西、河南、浙江、西藏等省(区、市)及湖南各地州市。
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曾昭才先生围绕湖南经济发展与金融改革等重大课题,撰写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与针对性的报告文章。如《湖南融入“一带一路”的金融对策》《对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对策》等,为湖南新时代金融发展战略提供重要参考,获原省委书记杜家毫、原省长许达哲等领导批示。其中,《对金融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建议》和《助推小微企业融资发展》两篇文章,分别在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的重要刊物上全文发表,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与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路与建议。《如何加强金融强省建设,赋能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文荣获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成果”,数十家媒体关注报道,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
近年来,曾昭才先生三次被续聘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他以高度责任感反映基层社情民意,先后撰写22篇《建言献策》,获省人民政府毛伟明省长、张迎春常务副省长等领导批示,其中13篇被评为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优秀建言”,为湖南金融强省建设、营商环境优化、国企改革等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持。在他的努力下,湖南金融政策制定与实施更贴合实际需求,金融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成为国家金融赋能强省的“湖南方案”。曾昭才同志自2021至2025年连续5年被评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优秀特约研究员”。
图为2023年,曾昭才老师应邀赴广州科协参加院士、专家书画展,并现场泼墨挥毫,为院士、专家和学生代表书写作品,受到大家称赞
文化传承:艺海求索,书写中国精神
如果说金融是曾昭才先生职业生涯的主旋律,那么文化与艺术便是他人生交响乐中不可或缺的华彩篇章。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源于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传承的使命。
多年来,曾昭才先生坚持读书临帖,践行“六多”原则——多看、多学、多思、多临帖、多创作、多参展。他的书法作品兼收并蓄,自成一体,笔力遒劲,墨韵生动,充分展现了其深厚的艺术功底与独特的审美情趣,既有传统书法的韵味,又融入现代艺术创新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
凭借卓越的艺术造诣,曾昭才先生被聘为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第六届理事、湖湘名人书画馆高级研究员、湘江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等多项职务。他先后参加全省、全国和国际书画交流展120多场次,荣获“金奖”“银奖”“最具市场潜力书法家”“德艺双馨艺术家”“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等72项荣誉。2023年赴广州参加“院士专家书画展”,其4幅作品入展,并唯一受邀现场为科学家、学生代表泼墨挥毫,赢得观摩领导和嘉宾的高度评价及热烈掌声。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2019年赴台湾参加“中华两岸文化交流书画展”,荣获“特等奖”;在“中华文化四海行——走进湖南”书画名家笔会、“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国际书画大赛”“中华书画杯全国书画名家新马泰国际交流展”等重要活动中,先生的作品均受高度评价与赞誉,成为中国书法艺术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王斌对其书法艺术点评:笔力雄浑气韵生动、传统与创新结合、章法布局独具匠心、文化内涵深厚、具有广泛影响力、个人风格鲜明。
躬身公益:奉献社会,传递赤子情怀
退休后的曾昭才先生,并未停下奉献社会的脚步,而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公益事业之中,用行动诠释赤子之心中浓浓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他受邀在各大高峰论坛发表主旨演讲,分享品牌建设、文化建设、企业转型升级等见解,传递正能量。在中国(湖南)企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上,他提出“品牌建设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在“2019第310届企业转型升级赋能大会”上,阐述“以大数据为平台,走合作发展商道”理念;在省企业文化促进会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提出文化品牌建设五点对策;在湖南省2025年“世界野生植物日”启动会上,捐赠书法作品“敬畏自然,生生不息”;在“口述湖湘史暨公祭范旭东先生”高峰论坛上,作为主旨嘉宾主讲湖湘文化发展,均获高度评价。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曾昭才先生始终心怀弱势群体,以实际行动践行公益精神。近年来,他累计向湖南省儿童少年图书馆、怀化沅陵贫困学子、宁乡市抗洪救灾、邵阳孤独老人及残疾人、抗疫一线等10余个机构及群体捐赠善款46万余元,每一笔善款都饱含着他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与支持。
在文化公益领域,曾昭才2022年出版《人生感悟》,2025年将推出《情商决定人生幸福》,并向基层捐赠书法作品3000余幅、著作2000余册,以文化力量反哺社会。
因其突出贡献,他获“助农扶贫大使”“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等10余项荣誉,连续五年获评“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优秀特约研究员”,并多次获企业文化、金融领域表彰。这些荣誉既是对他奉献的肯定,更激励其持续奋进。
如今虽年逾花甲,曾昭才仍活跃于建言献策与文化公益一线,以饱满热情续写赤子篇章。他的人生如传奇史诗,其精神似星辰闪耀,照亮湖湘大地的文化传承与公益之路。
(何兵强 王益群 龙星海 周霖)
来源:商界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