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海:深耕饮食文化 诠释舌尖传承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16:41 2

摘要:扎根灶台28载,凭借着对烹饪的热爱和以传承发扬陇东餐饮文化为己任的执着,他潜心钻研,在传承中坚持创新,用锅碗瓢盆诠释着“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为地方文化传承注入舌尖生命力,他就是国家二级中式烹调师、宁县辑宁宾馆膳食部厨师长郑振海。

扎根灶台28载,凭借着对烹饪的热爱和以传承发扬陇东餐饮文化为己任的执着,他潜心钻研,在传承中坚持创新,用锅碗瓢盆诠释着“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为地方文化传承注入舌尖生命力,他就是国家二级中式烹调师、宁县辑宁宾馆膳食部厨师长郑振海。

开火起锅,热油烹煮,翻炒调味......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特色美食新鲜出炉,在宁县辑宁宾馆的厨房里,氤氲的热气升腾间,案板上跳跃的刀光与铁锅里翻腾的火焰勾勒出一位劳动者的剪影。郑振海出生于四世中式烹饪世家,从业以来,他始终坚守在三尺灶台旁,反复钻研食材搭配与烹饪细节,将本地传统菜肴面点和现代烹饪制做技艺巧妙融合,剔粗取优,削长弥短,把对烹饪的热爱倾注于菜品创新上,多年来,他创做的多道风味特色的新菜品摆上市县宾馆宴客餐桌。

“郑振海谦逊随和,在工作中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诠释敬业与担当。研发新菜品时,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带领我们反复钻研、大胆创新,为了提升菜品质量,他常常和厨师们一起探讨食材搭配、火候把控,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的菜品不断推陈出新,品质也有了质的飞跃。” 宁县辑宁宾馆厨师崔高凯如是说。

作为陇东菜系文化传承人,郑振海深谙"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真谛,认真钻研当地特色美食的烹饪手法和技巧,充分汲取义渠饮食文化精华,将本土食材融入宴席设计,创作出既保留传统工艺精髓,又以现代美学呈现,兼具历史底蕴与地方风味的特色文化盛宴,同时,他积极参加各级各类餐饮行业技能赛事,为宣传、弘扬陇东菜系文化献计出力。

“美食是文化传承的一种鲜活载体,我就想,咱们的本土食材,像早胜牛(肉)、萝卜、土豆、子午岭羊肚菌这些能不能化身为文化符号,让食客们能通过美食感受、体会到咱们义渠古都的千年文明,让地方的风味在传承中焕发新生。”宁县辑宁宾馆膳食部副经理郑振海说,“我以陇东水席为根基,打造义渠文化宴,和团队一起创新制作一品全牛宴、菊花酥等特色佳肴,愿食客在舌尖的滋味中,触摸到宁县厚重的历史文化脉络,希望能将地方的美食一代代传承下去。”

从业28年以来,爱岗是他的职责,敬业是他的本分,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是他的工作态度,他始终坚守“美食即文化”的理念,以本土食材为纽带,创新打造特色菜品,让宁县千年饮食文化跃然舌尖,以匠心与担当诠释新时代劳模精神。

“郑振海爱岗敬业,坚守三尺灶台,传承发扬早胜牛排、小果子等传统美食,利用地方特色食材不断创新,制作出了十多种菜品,受到了宾客的一致赞誉。”宁县辑宁宾馆副总经理赵娅利说,“在他的带领下,宁县宾馆建立了陇东工匠工作室,培养了一批厨艺精湛的厨师,宁县宾馆的菜品服务质量得到了不断提升。他还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多种志愿服务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群送去温暖和关爱。”

“二十八年匠心传承,始于初心,成于坚守。”——这句话精准概括了郑振海的职业人生,他不仅守护着传统美食的精髓,更通过创新让地方风味焕发新生。同时以公益之心回馈社会,他积极参加阳光助学、关爱留守儿童、帮老助残等公益活动和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近年来,他先后获得甘肃省服务明星、庆阳市传统名菜名点制作大师、宁县先进工作者、宁县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荣登德润陇原·庆阳好人榜,获得庆阳市政务宾馆首届服务技能大赛个人铜奖。今年被授予“庆阳市劳动模范”称号。

宁县辑宁宾馆膳食部副经理郑振海说:“这次当选为市级劳模,我很荣幸,手捧着这份沉甸甸的殊荣,我感到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将不断努力学习,提升自我,发扬劳模、工匠精神,带领我的团队传播宁州美食文化,为发扬地方饮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宁县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