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月的深夜,寒意未退,急诊室的灯火在冷风中显得格外孤单。值班的凯医生(化名)蜷缩在办公桌前,困得眼皮直打架。每当有人掀开诊室厚重的保暖帘,冷风钻进来,他就不由得哆嗦一下。墙上的时钟指向凌晨三点,凯医生揉了揉眼睛,心想:“再熬一会儿,就能去值班室眯一会儿了。”
三月的深夜,寒意未退,急诊室的灯火在冷风中显得格外孤单。值班的凯医生(化名)蜷缩在办公桌前,困得眼皮直打架。每当有人掀开诊室厚重的保暖帘,冷风钻进来,他就不由得哆嗦一下。墙上的时钟指向凌晨三点,凯医生揉了揉眼睛,心想:“再熬一会儿,就能去值班室眯一会儿了。”
就在他准备起身时,一阵刺耳的120救护车警笛声划破夜空,由远及近。凯医生猛地坐直身子,睡意瞬间被吹散。大门被推开,一张平板车推进来,上面躺着一位老太太,脸色苍白,眉头紧锁。跟在后面的中年妇女满脸焦急,像是老太太的女儿。
“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凯医生迎上去,语气里带着急诊医生的干练。
“我妈从半夜十二点开始喊腰痛,疼得睡不着,吃了止痛药也没用!”中年妇女声音颤抖,眼神里满是无助。
凯医生掀开老太太的衣服,轻轻叩击腰部,边问:“以前有过这种痛吗?有没有肾结石史?”在急诊,突发的腰痛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泌尿系结石,凯医生脑子里已经开始勾勒诊断思路。
“没有,没有!”中年妇女摇摇头,“她平时身体好得很,晚上吃完饭还去公园跳广场舞呢!”
凯医生点点头,让老太太平躺,弯曲双腿,逆时针按压腹部。没有压痛,也没有反跳痛,但腰部叩击时,老太太疼得“哇”了一声。凯医生心里有了底:“八成是肾结石,先抽血,做个B超确认一下。”他麻利地开了检查单,递给中年妇女。
中年妇女带着老太太去做检查,凯医生回到办公桌前,困意又开始作祟。他打了个哈欠,刚想闭眼歇会儿,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是B超室的医生,语气急促:“凯医生,你赶紧过来!老太太没有肾结石,但右肾有大问题!”
凯医生一激灵,困意全无,飞奔到B超室。B超医生指着屏幕,皱着眉头说:“你看,右肾回声乱七八糟,形态不规则,绝对不是结石,建议做个腹部CT。”
凯医生顺着屏幕看去,右肾几乎看不出正常轮廓,像一团烂泥。这种情况他从没见过,心里咯噔一下:“这可不简单!”他赶紧开了急诊CT,催促中年妇女带老太太去检查。
趁着等待CT结果的空隙,凯医生打开电脑,查看刚出的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一万四,略高,血红蛋白正常,符合泌尿系结石的炎症表现。他心想:“B超虽然没看到结石,但CT应该能确认吧?”
CT报告很快出来,却让凯医生傻了眼:右肾形态不规则,请结合临床。凯医生气得差点拍桌子:“结合临床?说得轻巧,这不明摆着让我猜吗?”他盯着报告,脑子里飞速转动:腰痛、叩击痛、白细胞升高,还是指向肾结石,可右肾的异常怎么解释?是肿瘤?结核?还是其他稀奇古怪的病?
想不出头绪,凯医生果断拨通泌尿外科腰痛,B超和CT都说右肾形态不规则,麻烦你们来看看!”
几分钟后,一位头发凌乱、睡眼惺忪的泌尿外科医生赶到急诊。凯医生看着他那刚从被窝里爬出来的模样,忍不住笑了,但现在不是开玩笑的时候。泌尿外科医生翻看了所有检查结果,眉头越皱越紧:“这情况很怪,像是外伤破裂,但没外伤史;像是出血,但没包膜下血肿。得再查查。”
“现在凌晨,查不了太多,先抗感染、补液,稳住病情,明天门诊详细检查。”泌尿外科医生在会诊单上写下意见,匆匆离去。
凯医生按会诊意见开了医嘱,把老太太安排到输液大厅。忙完病历,已经早上五点。他困得头晕眼花,但想着交班前再去看看老太太,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向输液室。
输液室里,老太太躺在床上,闭着眼,似乎睡着了。中年妇女趴在床边,也在打瞌睡。看到凯医生,她抬起头,声音疲惫:“医生,我妈输液后好多了,能睡着了。要不我们先回家吧?我今天还得上班。”
凯医生一听,火气蹭地冒上来:“回家?开什么玩笑!老太太右肾都看不出形状了,可能是肿瘤或结核,必须留院查清楚!”他声音有点大,惊醒了旁边的病人。可他低头一看,老太太还是闭着眼,纹丝不动。
“睡得这么沉?真不疼了?”凯医生心里犯嘀咕,试探着掀开老太太的衣服,轻轻按压腹部。一下,两下……他突然愣住了:“不对,这肚子怎么硬邦邦的?”
凯医生加重力道按了一下,然后猛地松手。老太太“哇”地叫了一声,疼得睁开眼。凯医生额头冒汗,脑子里闪过一个词:腹膜刺激征!这意味着腹腔里有急性病变,可能是内出血或腹膜炎!
他不敢耽误,喊来护士:“快测血压,接心电监护,再抽血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护士一脸疑惑:“老太太不是睡得好好的吗?怎么突然要查这么多?”
“她有腹膜刺激征,肯定有大问题,赶紧!”凯医生语气急切。
血压结果很快出来:90/60mmHg,偏低!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从入院时的131g/L掉到107g/L,白细胞飙升到3万!凯医生心跳加速:血红蛋白三个小时掉了30个,说明老太太有内出血,而且伴严重感染!
他赶紧再次联系泌尿外科:“老太太休克了!血红蛋白只有107,血压90/60,麻烦你们快来!”
真相揭晓泌尿外科医生火速赶到,看到老太太的状态,二话不说:“收住院,马上抢救!”老太太被紧急转到泌尿外科,血压一度跌到80mmHg,血红蛋白低至74g/L。医生诊断为失血性休克合并感染性休克,情况危急。
为了查明出血原因,医院联系介入科,通过血管造影发现老太太右肾有活动性出血。专家推测,可能是右肾的肿瘤破裂或血管畸形导致。介入科果断进行了栓塞术,成功止血。老太太的血压逐渐稳定,血红蛋白回升,几天后脱离危险,转到普通病房。
两天后,凯医生下班时在医院走廊偶遇老太太的女儿。她一把拉住凯医生的手,眼里含泪:“医生,太谢谢你了!要不是你发现我妈不对劲,她估计已经没了!”凯医生被这突如其来的感谢弄得有点脸红,挠挠头说:“应该的,应该的。”
老太太的经历像一部惊心动魄的电影,揪住了每个人的心。如果不是凯医生无意间多摸了一下肚子,如果老太太真的输完液就回家,后果不堪设想。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老太太的内出血?我们又该如何防范类似的危机?
肾脏出血是指肾脏内或周围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渗出。常见原因包括:
肾肿瘤:如肾细胞癌或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肿瘤破裂可引发大出血。血管畸形:如肾动脉瘤或动静脉瘘,血管壁薄弱,易破裂。外伤:即使轻微撞击,也可能导致肾脏破裂。感染或结核:严重感染可能破坏肾组织,引发出血。老太太的右肾形态不规则,结合活动性出血,最可能的原因是肾肿瘤破裂。《柳叶刀》(The Lancet)指出,肾细胞癌是老年人肾脏出血的常见原因,约5%-10%的患者以突发腰痛或血尿为首发症状。肿瘤破裂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率高达20%。
老太太的病例暴露了几个诊断难点:
症状误导:腰痛和叩击痛与肾结石高度相似,容易让医生走偏。影像局限:B超和CT提示右肾异常,但未明确病因,需结合临床判断。病情隐匿:内出血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老太太的“睡着”实为休克前兆。哈佛医学院泌尿外科专家玛丽·琼斯(Mary Jones)教授曾表示:“肾脏出血的诊断关键在于警惕。任何不明原因的腰痛,尤其是老年人,都应考虑肾脏病变。”
腹膜刺激征是腹腔急症的典型表现,包括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提示腹腔内有出血、炎症或器官破裂。凯医生的“多摸一下”正是发现了这一关键体征,扭转了局面。《美国急诊医学杂志》(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指出,腹膜刺激征的敏感性高达80%,是急腹症诊断的“金标准”。
老太太的幸运,离不开凯医生的细心和坚持。普通人如何从她的故事中学会保护自己?
识别信号以下症状可能是肾脏出血的预警:
突发腰痛:单侧或双侧,伴叩击痛,止痛药无效。血红蛋白下降: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慌。腹部异常:腹胀、硬板状腹或腹膜刺激征。休克征象:血压下降、脉搏加快、意识模糊。紧急处理老太太是幸运的。凯医生的“多摸一下”,让她从死神手中逃了回来。出院那天,她坐在病床上,笑着对女儿说:“以后再也不乱吃止痛药了,疼了就来医院!”女儿抹着眼泪,连连点头。
可这场幸运背后,是多少惊心动魄的瞬间?如果凯医生没坚持查体,如果老太太真的回家输液,后果会怎样?老太太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生命的脆弱和医生的责任。腰痛看似平常,却可能是致命疾病的信号。
来源:呵护健康卞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