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0-6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学习能力、行为习惯和性格塑造都在这一时期快速形成。作为家长,如果能抓住幼儿的“敏感期”,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孩子的成长将事半功倍!
传播正确家教理念·普及科学养育知识
0-6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学习能力、行为习惯和性格塑造都在这一时期快速形成。作为家长,如果能抓住幼儿的“敏感期”,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孩子的成长将事半功倍!
如何抓住孩子的敏感期
敏感期这么重要,但是太过于抽象了,作为家长/老师,我们该通过孩子哪些可见的行为,来发现孩子是到了敏感期了呢?简单地来说,在一段时间期内,儿童会重复做一件事情,甚至每天都重复一件事情,而对其他事情不感兴趣。这就足以说明,儿童已进入某个敏感期。
1.口腔和手的敏感期
无论成人怎么阻止,孩子总把手放进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成人千万不要认为不乾净而去阻止孩子,否则会留下心理隐患。成人要做的就是保证入口的东西相对乾净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用口腔去探索!和口腔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手的敏感期,在手的敏感期时爱用手扔东西、用手指抠小窟窿,甚至打人。口和手的敏感期,往往出现在0-2岁,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敏感主要表现在口、手、空间、细小事物、秩序等方面。
2.物权意识敏感期
两岁多的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常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甚至妈妈也要不到他手里的东西。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孩子太小气了,其实这是孩子进入物权意识敏感期了。处于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孩子,会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父母对孩子的这一表现要采取尊重并接纳的态度,此时请告诉孩子,他的衣服、玩具、图书等都属于孩子自己,自己要管理它们,并有权决定是否分享,只有孩子拥有了物权安全感,避免给孩子贴上“小气”“自私”的标签。
3.秩序敏感期
儿童真正对秩序的敏感性从1.5岁左右开始出现,3岁时达到最高峰。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3岁前的孩子有着强烈的安全需求,当被置于杂乱无章、陌生的环境中,孩子会哭闹……3-4岁的孩子对物品的位置、时间的经过、顺序、约定等,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孩子的秩序敏感期较为短暂,4岁之后便会渐渐消失。
明晚(5月12日)19:35,山东省家庭教育宣讲团专家、齐河县第五小学教育集团家校共育中心主任张肖将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专业的理论分析,帮助父亲们认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并分享如何有效参与孩子成长的具体方法!
课程收看指南
2. 点击首页瓷片区【同一堂课】直接进入本期课程(19:35准时更新)
智慧家长课前测试
当孩子进入敏感期时,可能会出现一些看似反常的小变化。那么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您还了解到孩子有哪些行为表现,能够说明他们已经进入了敏感期呢?
您可以通过本文下方评论区或登录养教有方App在本节课程《同一堂课|抓住敏感期,科学育儿》评论区下分享您的家教故事或留下您的相关困惑。
本文编辑:Sunshine
责任编辑:林美妮
欢迎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sdetvnm@163.com
来源:秦苗榕谈育儿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