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沙学院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主动对接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需求,依托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人才培养平台,立足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的共同使命,携手湖南工程学院及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产教融合命运共同
长沙学院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主动对接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需求,依托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人才培养平台,立足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的共同使命,携手湖南工程学院及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精心构建“强引领 重支撑 促链融”产教协同数智“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
三新引领 重塑人才培养价值坐标
长沙学院与湖南工程学院以新导向锚定方向、以新范式重构路径、以新目标引领发展,强化数智素养培育的顶层设计体系。
新导向层面,两校将数智素养确立为人才培养的“第一素养”,通过“企业全程参与、数智全程渗透”协同机制,实现从培养方案制定到职业发展指导的全链条数智化转型。邀请200余位行业企业专家走进课堂、学术/创业讲堂,实现商科学生数智素养提升全覆盖。
新范式层面,两校让产教协同成为育人的“加速器”。校企联合举办数字化管理/电子商务/SIYB创业培训班,将产教融合贯穿“数智赋能学生个性化发展”全过程。
新目标层面,两校将数智就业创业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金标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秉持“坚如磐石”的精神,扎根开慧镇创立“磐石青年”团队,其创业事迹被主流媒体专题报道;跨境电商领域毕业生有效运用数智化供应链管理系统,在亚马逊等跨境平台获得4亿元贸易额,彰显了数智化人才培养的显著成效。
四维支撑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两校以“方案渗透、课程赋能、实践助力、平台转型”四维联动,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数智能力培养的系统性革新。
方案“数智渗透”维度,“政—校—企”三方共商人才培养方案,两校将数智素养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课程“数智赋能”维度,两校共同修订教学大纲,创新植入数智知识模块,强化数字技术与专业知识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开设网络直播营销等数智课程32门,开发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18000余个。
实践“数智助力”维度,两校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数智实践能力培养,邀请320余位企业高管组建学科竞赛指导专家库,选聘100余位企业专家担任企业导师,累计受益学生2万余人次。
平台“数智转型”维度,两校携手15个产业园、百余家头部企业共建高水平数智实践基地,投入3000万元建设大数据、直播电商等10个数智实验室。
五链融通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两校通过“服务产业链、优化专业链、完善培养链、激活创新链、强化就业链”五链协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
服务产业链层面,两校精准对接长沙“智造新势力之都”与数字经济新引擎、湘潭“机电摇篮”的产业格局,构建“三维联动”服务体系。建立专业与产业链的动态适配机制;依托国家级科研项目精准赋能产业升级,破解产业数字化转型等关键难题;打造智库成果转化闭环,推动研究成果向政策实践转化。
优化专业链层面,两校积极响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实施“三同步”专业链升级工程。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淘汰供需失衡专业;推进传统专业数智化改造,重构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等传统专业课程体系,嵌入大数据分析、智能决策等前沿模块;创新“商科+技术”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人工智能导论”等技术课程。
完善培养链层面,两校立足湖南红色文化底蕴,深度挖掘韶山精神、中国革命史等红色文化资源,并有机融入思政课程体系,厚植人才培养价值根基;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聘请120余位企业导师入校指导,携手用友新道共建16个产教融合平台,联合阿里巴巴、山河智能等龙头企业建设100余个实习实践基地,协同开发“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智能制造运营管理”等57门产业前沿课程。
激活创新链层面,两校将“激活创新链”作为双创教育改革的核心引擎,立足产教融合,构建“学科交叉实验室+产业研究院”双轮驱动模式,建成20余个省级科研实践平台,为师生提供从理论验证到技术转化的硬件支撑。重点支持师生团队搭建“校企”协同平台,针对供应链企业,组建专家智库提供数字化升级方案,助力企业突破4亿元营收大关;构建全方位的“双创”服务体系,切实将创新链优势转化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
强化就业链层面,两校构建“校企共育”就业促进机制,深度对接京东物流、湖南顺丰、建设银行等企业,共建数智化实训基地,将企业真实项目融入“智慧供应链管理”“ERP沙盘模拟”等课程开发,系统提升学生数智素养。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开启新征程。长沙学院与湖南工程学院将紧跟数字经济时代步伐,持续深化“强引领 重支撑 促链融”产教协同数智“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两校将进一步深化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不断拓展产教融合的广度与深度,持续输出高质量数智“新商科”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引领商科教育迈向新的高度。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