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今年我国护士节主题为“关爱护士队伍,守护人民健康”。从清晨到日暮,从晨曦到黄昏,护士们身着白衣,不辞辛劳,用实际行动诠释白衣战士的担当和使命;他们以爱之名,守护生命。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今年我国护士节主题为“关爱护士队伍,守护人民健康”。从清晨到日暮,从晨曦到黄昏,护士们身着白衣,不辞辛劳,用实际行动诠释白衣战士的担当和使命;他们以爱之名,守护生命。
恩平市卫生健康局举行2025年度“十佳护士”颁奖仪式。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恩平市卫生健康局举行2025年度“十佳护士”颁奖仪式,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树立护理行业先进典型,激励全市护理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致敬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白衣天使。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恩平市全面推进健康恩平建设,全市1535名专业素质过硬的护理工作者奋战在医疗卫生战线的各个岗位,以严谨的工作态度、精湛的护理技术、踏实的工作作风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勤勉敬业,守护人民群众健康。
“希望全市护理工作者以‘十佳护士’为榜样,坚持人民至上,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优化护理流程,提升服务温度;坚持专业精进,推动护理领域技术创新,助力分级诊疗和医养结合服务,强化技术深度;坚持改革创新,主动融入‘互联网+护理服务’等新模式,延伸护理服务链条,拓展服务广度,推动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恩平市副市长董德顺表示。
致敬“提灯者”,一起来看恩平2025年度“十佳护士”!
恩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 何贺存
在神经外科这片与“生命中枢”对话的精密战场上,何贺存以“护理无小事”为信仰,从临床一线到管理岗位始终践行着对生命的庄严承诺。这位与颅脑创伤、脑肿瘤、脑血管疾病搏斗的白衣战士,用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铸就了重症护理的双重防线。
她是神经外科重症护理的“硬核守护者”,面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气道管理难题,她以临床智慧破解医学困局,通过改良茂菲氏滴管封管技术,将传统7—10天的拔管周期缩短至2—3天。这项成本不足2元的创新方案,使拔管成功率从60%跃升至95%,不仅显著降低气道黏膜损伤等并发症风险,更让患者在舒适化医疗体验中重获自主呼吸能力。该技术现已成为科室标准化护理流程的重要组成,并形成可推广的临床路径。
恩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长 曾绮丹
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慢性病管理的战场,曾绮丹以15年如一日的专业深耕,成为内分泌患者口中的“控糖守护者”。从专科体系搭建到前沿技术创新,她用智慧与担当,让内分泌护理既有“精准控糖”的硬核实力,更有“暖到心坎”的人文温度。
她是专科建设的“拓荒者”。2013年在医院支持下,牵头制定《糖尿病专科护理指引》,搭建院内首个糖尿病知识库,组建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她是技术创新的“领跑者”。首创“糖友课堂”,用食物模型、胰岛素注射模拟教具开展沉浸式教学,累计培训患者超7000人次。同时带领团队解锁多项“第一”,如2021年引入血管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测技术,累计为1168例患者精准评估下肢血运,结合新型水胶体敷料换药,让糖尿病足愈合率提升40%;2023年牵头创建“老年人示范病房”,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制定“个性化血糖管理方案”,将低血糖发生率降低58%;连续5年带领团队走进社区、乡镇开展糖尿病筛查与义诊,在“联合国糖尿病日”累计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恩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介入导管室组长 陈翠琳
在恩平市人民医院DSA介入导管室,有这样一位与时间赛跑的“铅衣战士”——陈翠琳。她从事临床一线二十载,积累了丰富的护理经验,以专科化护理能力和军事化时间管理,在急诊冠脉PCI术战场书写着生命时速的传奇。
急诊冠脉PCI手术的黄金救治时间仅有90分钟,而她“从接到通知到导管室激活+术前准备”的时间压缩至15分钟,这是她用千百次实战打磨出的“陈氏速度”。她能快速通过术前评估系统预判手术耗材需求,提前完成导管、导丝、球囊等精准物资准备,实现“设备等患者”的急救颠覆。近4年来经她统筹的800余例急诊PCI,均实现“患者进门—血管开通”时间≤70分钟,远超国家胸痛中心标准。导管室的夜班从无“安稳觉”可言。她的手机始终保持铃声唤醒模式,无论上半夜还是凌晨,接到急诊电话后最快12分钟抵达医院。当患者推进导管室时,手术台已处于“热启动”状态,成功配合医生在发病120分钟内开通堵塞血管,大大提升手术成活率。长期24小时待命让她养成“碎片化睡眠”习惯,创下了连续4年急诊手术零延误的纪录。
恩平市人民医院妇科护士长 陈映兰
在与“生命引擎”对话的心血管专科战场上,陈映兰以20年临床坚守、15年专科深耕,成为重症患者心中的“生命守护者”。
作为临床护理一线的“急先锋”,她对急性心梗患者始终保持“3分钟完成12导联心电图采集”的极速响应,精准识别室颤、房室传导阻滞等异常心电信号,配合医生完成电除颤、心脏起搏等紧急操作,更独立完成约50例心跳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在“黄金4分钟”里与死神竞速。面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她能在10分钟内建立双静脉通路并精准泵注药物,针对心衰容量管理难题创新制定“动态监测+阶梯干预”方案,将患者再住院率从25%降至12%。
作为心血管内科骨干,她在监护仪的滴答声中解码心电密码,于静脉通路间精准调控“血流时速”,在超500例冠脉介入手术护理中以“毫米级”配合将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让每一剂用药都成为守护循环枢纽的“安全锁”。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ICU护长 吴素婷
吴素婷现任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重症医学科(ICU)护士长,以精湛的专业技能和仁爱情怀坚守在生命救治最前沿。从业以来,她通过持续精进业务能力,系统掌握了血液净化技术、徒手盲插鼻肠管置管术等重症护理核心急救技术。
在重症监护工作中,吴素婷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带头人作用,凭借二十余年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通过动态生命体征监测、精准液体管理、多模态镇静镇痛策略,成功主导抢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重病例300余例。2024年曾通过及时发现患者瞳孔对光反射异常,精准预判脑疝风险,为抢救赢得黄金时间。
作为护理团队管理者,她创新实施“重症护理能力提升工程”,制定分层培训计划,建立“危重患者24小时追踪”制度,通过床旁交接班开展案例教学,全面提升团队救治水平。2023年带领团队以优异成绩获评恩平市“共产党员先锋岗”。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骨伤科护士长 梁梅叶
梁梅叶现任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骨伤科护士长。她创新性开展慢性伤口管理实践,年均完成专科换药1000余例次、主持疑难伤口护理会诊15例次以上,显著提升复杂创面诊疗水平。2021年取得骨科专科护士资质后,她系统整合中医护理技术与现代专科护理理念,率先在本院推行骨科快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通过制定髋/膝关节置换术标准化护理路径及10项风险评估体系,使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提前至24—48小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下降35%。
她积极推广省、江门市级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主导推广的特色技术分获院级新技术一、二、三等奖,推动科室中医护理技术从基础3项扩展至10项体系化应用,带领的骨科护理团队成功创建恩平市临床重点专科及广东省“十二五”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
恩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护理组长 刘双莉
在恩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护理组长刘双莉以15年的坚守与创新,成为南丁格尔精神的生动践行者。这位江门市新生儿复苏技能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用专业与温情在护理领域书写了不凡篇章。
深耕新生儿重症护理及儿科常见病领域,刘双莉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转化为切实行动。她创新引入新生儿重力喂养技术,通过优化早产儿体位管理,显著缩短患儿平均住院周期。其主导开展的新生儿PICC置管术及配套导管维护门诊,不仅为脆弱生命开辟绿色通道,更构建起区域性危重新生儿救治体系,实现从院内急救到居家护理的全周期照护。
专业精进的脚步从未停歇,刘双莉持续进修汲取前沿理念,将理论转化为提升救治成功率的实践;2023年率团队连获江门市新生儿复苏技能竞赛冠军及广东省半决赛优胜奖,彰显扎实的专业功底。
恩平市圣堂镇中心卫生院护士长 冯东霞
冯东霞,副主任护师,中共党员,扎根基层护理一线27年,2004年10月起任恩平市圣堂镇中心卫生院护士长。她深耕急危重症护理领域,累计参与抢救危重患者300余例。2024年12月9日,接诊一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时,精准启动胸痛中心联动机制,全程规范配合溶栓等治疗,为患者转至总院实施介入手术赢得黄金时间。
在院前急救体系改革中,自2024年7月起实施全院护理资源整合机制,建立多科室协作的院前急救体系。通过优化流程与标准化培训,2025年3月,院前急救实现3分钟出车率100%的历史性突破。
她创建“三维质量提升模型”,实施医疗—护理—药事月度联合督查,推行住院患者满意度动态监测,全年回收有效问卷700份,整改响应率达100%;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患者满意度提升27个百分点,2024年住院人次突破769人,同比增长53%,实现服务质量与业务规模双提升。
恩平市牛江镇卫生院护理部主任 冯素英
冯素英深耕基层临床护理工作二十载,现任护理部主任。她创新“妈妈式”带教法,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实施动态跟踪评估,提升护理团队专业服务能力。针对团队转型期的心理调适需求,她通过分享个人从基层护士到管理者的职业发展历程,有效化解改革阻力。
在党建引领下,以“大公卫改革”为抓手,创新构建“医防融合”工作机制,她带领的团队通过强化护理服务支撑医疗卫生体系、深化公共卫生促进医疗质量提升的协同发展模式,有效实现了医疗服务质量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双提升。在恩平市2024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中,牛江镇卫生院以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荣获恩平市级考核桂冠。
恩城街道办事处平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科长 梁玉蓉
在恩平市恩城街道办事处平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主管护师梁玉蓉以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构建起社区免疫屏障。她带动科室人员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验证”标准化流程,年均安全接种超3万剂次,实现疫苗安全事故零记录。依托省级预防接种信息平台,建立“电子围栏”查漏补种系统,使辖区儿童疫苗接种及时率提升至95%。
梁玉蓉始终以规范严谨为标尺,针对儿童预防接种特殊性,独创“五心工作法”,接诊时耐心问诊、宣教时细心讲解、操作时专心施种、观察时贴心照护、离院时暖心叮嘱。针对学龄前儿童,她推出“彩虹接种卡”激励机制,通过卡通贴纸奖励、接种勇士勋章等游戏化设计,使儿童配合度提升40%,家长满意度达99.8%。
在江门市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病毒性肝炎综合防治工作中,梁玉蓉作为项目骨干,开展“筛—诊—防—管”全周期管理模式。和团队全力开展辖区居民血清学筛查,建立个性化免疫档案4000余份,通过下乡、电话随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举措,使重点人群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85%,通过早预防、早干预,为居民筑牢健康屏障。
南方+记者 张婧媛
通讯员 吴绮雯
【作者】 张婧媛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