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往,在很多人眼里,护士是温柔细腻的女性形象。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男性也加入护士职业中来。在今年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宁夏日报记者走访了宁夏各大医院,感受男护士们的“铁汉柔情”。
以往,在很多人眼里,护士是温柔细腻的女性形象。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男性也加入护士职业中来。在今年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宁夏日报记者走访了宁夏各大医院,感受男护士们的“铁汉柔情”。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的“男丁格尔”们。
急诊室里的“男丁格尔”:与死神分秒必争抢救生命的战士
5月12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洒进医院急诊大厅,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大楼的护士们已换上整洁的护士服,开始一天的交接班。抢救室内,夜班护士快速交代重点患者情况。白班护士连忙记录并检查仪器,清点药品,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大楼,似乎永远弥漫着“战场”的紧张气氛——人头攒动,仪器声不绝,移动病床进进出出。“时间就是生命”不是口号,而是刻进每个细节的行动准则。
“急诊科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随时都要与死神展开激烈战斗。在抢救生命的赛道上,分秒必争必须成为护士的‘肌肉记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护士长保金涛说。
作为宁夏规模最大、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专家人才荟萃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宁医大总院的急诊科也是宁夏及周边地区最大的区域化急救中心,年接诊量在11万人次左右。
保金涛告诉记者,该院急诊科拥有全院最大的医护团队,目前共有178名护士。“工作强度大、节奏快,比起其他科室的护士,我们这里的护士更像是‘战士’,走路生风,扎针、拔管、上药每个动作都要更麻溜,说话也语速略快、言简意赅。”
在急诊科等医院急危重症科室,男护士正在成为护理工作的中流砥柱。
护理岗位上的男护士们,既有女护士的温柔细腻,也有男子汉的坚毅勇敢。
急诊科设置有急诊重症监护区、急诊复苏抢救区、急诊留观室、急诊病房和急诊重症监护室共计五个单元,设置床位193张,平时接诊量大,且危重病人多,高强度工作意味着急诊科的护理人员,不管是从体力还是技术上,都要达到很高的水平,需要更多男性护理力量加入。“尤其是急诊急救区域和急症重症病区,男护士在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大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6年,保金涛作为宁夏首批本科男护士,踏入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的大门。露往霜来,他从一名普通护士历经磨砺逐渐成长为科室的护士长。
随着社会发展,宁医大总院不断吸纳男性护理力量,目前该院急诊科有男护士40人,也是医院男护士最多的团队,每逢急诊救护车出车,或者需要抬背患者,男护士总是跑在最前面,尽量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
急诊科是医院的前沿阵地,多年来,宁医大总院急诊科参与了宁夏多次重大突发事件的救治工作。特别是新冠疫情期间,保金涛带领急诊科的男护士们一次又一次义无反顾、逆行出征。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时,保金涛留守总医院大后方,为抗疫做坚实后盾,在人员物资短缺的困境中,他带领男护士们扛起了医院抗疫第一道防线的大旗。2022年,新冠疫情再次弥漫,保金涛在肋骨断裂的情况下,悄悄打上固定带,毅然带队投身到中宁石空隔离点的抗疫工作中,并出色完成了任务。“这些工作让我们深深认识到,护理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更需要无畏的勇气和无私的奉献。”他说。
多年靠前战斗、冲锋在前,保金涛和他的男护团队们也一次又一次斩获各类自治区荣誉,20年间,保金涛本人荣获自治区优秀青年志愿者、自治区五四青年奖章等省院级奖励共38 次,宁医大急诊科护理团队组建的“青年急救志愿者服务队”也荣获了全国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银奖等国家级荣誉。
日常工作中,急诊科的护理工作虽然很累,也很有挑战性,但也能够让男护士迅速成长。
郭奋凯在急诊科重症病房操作医疗设备。
今年36岁的主管护师郭奋凯就是其中一员,他在宁医大总院急诊科从事护理工作13年,目前已成为该院颇为出名的呼吸治疗师,擅长解决危重症患者的呼吸康复等亚专业学科的问题。
“呼吸治疗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危重症患者的气道管理,呼吸治疗和ECMO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每天重点负责查看患者的呼吸设备运行情况,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同时查看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呼吸治疗方案。根据医嘱为患者进行各种呼吸治疗操作;对新入院患者,要进行呼吸功能评估,制定初步的呼吸治疗计划,同时要整理患者当日的呼吸治疗记录,包括治疗措施、参数调整、患者反应等,为医疗团队提供参考。”郭奋凯表示,男生对仪器、设备的掌握更有天赋和优势,在从事护理工作中,更愿意花心思下功夫研究各种仪器,不断精进各项技能,以便在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中,反应更加迅速敏捷。
“刚上班的时候不好意思,现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帮助更多患者减轻病痛,更加有自信,这份工作很有价值很有意义。”郭奋凯说。
ICU里的“男丁格尔”:以“硬核担当”筑起“生命长城”
在各大医院的ICU,生与死,仅有一线之隔。
在这里,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都显得尤为珍贵。ICU的护士们就像患者生命线上的“守夜人”,日夜奋战,守护着每一个生命的奇迹,与患者共赴一场“生命长跑”。
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ICU病房,仪器滴答作响,冯磊穿梭在病床间,仔细查看每一位病患的监护数据,或调整输液速度,或轻声与医护及患者交流。监护仪上跳动着的数据是生命的律动,也是他心中紧绷的弦。
面对生死,ICU护士往往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每一个细微的差错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冯磊总是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患者及家属将生命和信任交付给我们,我们必须以专业严谨的态度守护生命。”冯磊说。
在ICU工作的男护士,性格更加细腻沉稳,他们和女护士们一样,要负责所有危重症患者的生活护理、治疗工作和心理护理。无论是患者的洗脸、刷牙,还是擦浴、翻身、康复活动,冯磊都做得井井有条,让每位患者能够舒适安心地接受治疗。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的ICU有12名男护士。提起这12个“宝藏男孩”,ICU护士长田芳赞不绝口:“冯磊、付智宇、田永博、丁伊……每个小伙子都很不错,勤快,随叫随到,特别能干!”
田芳告诉记者,虽然目前该院ICU男护士的数量并不多,但这12人逐渐成为护理团队的“中流砥柱”:为了避免重症昏迷或镇静的患者出现压疮或身体不适,ICU的护理工作要求至少每2个小时对患者做一次翻身,力气小的女护士三四人合力为一名患者翻身,都觉得吃力。每逢这个时候,男护士挺身而出,主动分担,大家合力为患者翻身,工作起来更加轻松、融洽。为此,ICU工作排班,每个班次都至少安排2至3名男护士。
在ICU病房,每两小时一次为患者翻身是个体力活儿,男护士们常常主动担当,为女护士分担工作。
更让大家认可的是,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男护士挺膺担当,能够独当一面,挑大梁。
2022年秋天的一个深夜,宁医大总院ICU接到乌海市人民医院寻求帮助的紧急会诊电话,一名患者因氯气中毒,肺部受损,面临心跳呼吸骤停的风险,生命危在旦夕,急需进行ECMO(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抢救生命!
ECMO是一种心肺生命支持技术,是重症医学目前最复杂、最顶尖的医疗急救技术,对护理团队的专业能力与应急水平提出极高要求。特别是在转运途中,设备运行稳定性、患者生命体征波动风险、护理人员对突发情况处置能力直接影响患者救治成功率。
命悬一线,危急时刻,宁医大总院迅速组织ECMO团队即刻赶往距离150公里之外的乌海。跟随团队参与ECMO转运工作的护理任务派到了冯磊头上。凌晨时分,接到外派任务,他二话没说就来到医院参与。
从乌海到银川,近两个小时的路程,每一分每一秒,冯磊的心都提在嗓子眼。但他依旧保持镇定,按照技术操作规范做好每一个细节:将躯体采用真空担架固定,头颈部使用记忆海绵颈托限制侧向位移;ECMO管路固定架应具备三维调节功能,预留至少20cm管路活动余量应对车辆颠簸;转运床与救护车担架衔接时使用激光水平仪校准确保倾斜角度≤5度;动脉血压传感器位置需与右心房保持同一水平面,每10分钟校零防止监测误差……
救护车一路疾驰,当患者带着ECMO仪器平安转到医院ICU病房,进入治疗环节,冯磊才长舒一口气。此刻深夜的银川气温很低,但冯磊的衣襟已经湿透。
担任自治区人民医院ICU护理组长的周子墨是个“90后”大男孩,但他已经在各种急救任务中“身经百战”:2021年,新冠疫情蔓延之际,他主动请缨并作为专家组成员支援第四人民医院;2022年他再次率队支援四医院,负责危重症患者抢救、感控等工作,期间指导床旁CRRT血液透析178例、PICCO22例、有创动脉置管5例;2023年,他参与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南ICU第一例中长导管置入,2024年完成超声引导下中长导管置管15例,空肠营养管置管10例……
“ICU护理需要极高的专业素养,血流动力学监测、CRRT(连续肾脏替代治疗)、ECMO(体外膜肺氧合)护理……每一个操作都要求精准,但我觉得更难的,是面对清醒患者的煎熬,当气管插管无法说话的患者用眼神传递恐惧,用指尖在护士掌心写‘疼’的时候,当玻璃门外日夜守候的家属,抓着你的手问‘他今天有没有眨一下眼睛,今天有没有动一下’的时候,我都希望我能坚定地说一句:有我们在,请您放心!”周子墨说。
那一刻,阳光男孩的脸上满是温柔。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ICU病房的男护士们,是一群阳光开朗的小伙子们。
宁夏男护士占比2.8%,护理行业呼唤“硬核暖男”
随着社会和医学发展的需要,男护士已经成为护理队伍中的重要力量,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注册护士总量达到595万人,男护士占比达到3%左右;我区注册护士总数为3万余人,男护士占比达到2.8%。
宁夏护理学会理事长张琳表示,随着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多样化,医院男护士在重症医学科、急诊科、手术部、介入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内镜中心等重点部门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急危重症等高压、高体能的救治中发挥着更大优势。特别是近几年,抗疫救援、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医院护理队伍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甘于奉献、作风顽强、能打硬仗的男护士,他们在历次突发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男性护理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成为医院护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社会仍存在一些观念上的误区,认为护理就是“服侍”病人,认为男子汉来照顾病人是一件丢脸的事。这样的观念,让男性加入护理行业充满焦虑和犹豫。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了解到,不少男护士在从业生涯中,曾有过心理斗争和思想负担,甚至不好意思面对“男护士”的称呼。
事实上,按照现代医学的发展要求和人文关怀需要,各种岗位上都需要男性力量,在护理工作实践中,男护士更容易被接受照顾男性病患,而且身材高大的男护士通常力气大、精力充沛,能够轻松应对一些女护士难以胜任的繁重工作。
张琳表示,目前男护士依然是稀缺资源,国家鼓励更多的男士从事护理工作。为加强男护士队伍建设,搭建男护士交流学习、共同发展的平台,2018年,宁夏护理学会成立男护士工作委员会,目前该委员会有成员40名。经过几年的发展,学会逐步提高了男护士们的职业认同感、幸福感,正着力为宁夏打造一支凝心聚力、业务精良的男护士团队,为各级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职业和责任不分性别,在当下就业压力日渐增大的情况下,我们呼吁更多年轻人,转变观念加入男护行业,为医院护理队伍注入新的活力,以硬核担当筑起患者的‘生命长城’!在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我们也向所有的男护士们道一声,节日快乐!‘男丁格尔’,‘男’能可贵,你们辛苦啦!”张琳说。(宁夏日报记者 尚陵彬 贺紫瑞 文/图/视频)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