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盐湖区博物馆“君子同契——晋祠博物馆藏‘岁寒三友’书画展”新闻素材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3 12:26 1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2022年6月12日,由晋祠博物馆牵头,联合黄河流域7省14家文保单位共同成立了黄河寻根问祖文化联盟。联盟自成立以来,已举办全体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联盟大会3次,各单位合作举办关于黄河根祖文化联展2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

今年恰逢黄河寻根问祖文化联盟成立第4年,为了进一步加强黄河流域文物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太原市晋祠博物馆将和联盟创始成员单位盐湖区博物馆携手举办“君子同契——晋祠博物馆藏‘岁寒三友’书画展”,致力打造黄河流域中华人文始祖发源地文化品牌,促进黄河流域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本次展览将于5月13日在人文历史厚重的运城市盐湖区博物馆开幕,这既是联盟单位之间的又一次深度合作交流,也是对文物活化利用的生动实践。今年后半年联盟还将在天水博物馆召开全体成员大会,并举办大型联展。

近年来,太原市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优势,将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突破口,通过构建“经典、智慧、群众、革命”四类博物馆,在科技赋能、生态治理、红色传承等领域形成创新矩阵,倾力建设展现晋阳风华的“博物馆之城”。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伟表示:“太原市现存各类不可移动文物2237处,各类馆藏文物18198件(套)、250703件。如此丰厚的文物家藏,让太原市打造‘博物馆之城’的信心有增无减。我们将不断加强博物馆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博物馆的展示水平和服务质量,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了解历史、感受文化。”如今的太原,百姓身边的博物馆随处可见,成为太原市的一座座文化坐标。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浩瀚星空中,松、竹、梅三君子如同三颗璀璨的星辰,以凌霜傲雪之姿、清雅高洁之韵,照亮了千百年来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它们不仅是自然造化的杰作,更是中华民族坚韧品格的诗意化身。植根中华文化沃土,以笔触勾勒时代新貌,本次“君子同契——晋祠博物馆藏‘岁寒三友’书画展”,以“岁寒三友”为主线,汇聚了董寿平、柯璜、赵昌燮、常赞春等清至近现代晋祠馆藏书画名家的30余幅珍品,涵盖立轴、手卷、折扇等多种形制。展览通过“松风傲骨”“竹韵清风”“梅香傲雪”三个单元,构建起跨越千年的精神对话。其意义不仅在于展现自然意象之美,更在于通过艺术语言完成对中华文化“天地人”三位一体的立体解构——松之刚健对应天道运行,竹之中正构筑人世准则,梅之孤傲守护心性本真,见证着华夏文明的价值坚守。展览以丹青笔墨恭拜人文始祖,用传统书画艺术绘就新时代更加壮美的晋阳文化图景,守护中华根脉,凝聚民族精神,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出时代光彩。

松的巍然、竹的劲节、梅的孤芳,不仅是艺术家的笔墨对象,更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人格镜像。愿这场展览成为一粒文化的种子,在每个观众心中生根发芽,让 “岁寒三友” 的精神,四季常青,永不凋零。

此次展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互动性强,力求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深切体会中华民族的人文风骨和精神内核,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次展览的成功举办,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和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重要论述精神的具体实践,是黄河寻根问祖文化联盟成员单位加强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共同创新的生动体现。未来,联盟将进一步策划推动联合展览和馆藏文物流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以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互动设计:在展厅出口处, 设置了“君子之风”留言簿,邀请观众书写自己的感悟。

记者/关翔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交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