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无幽日丨正确认识幽门螺杆菌,科学拿捏防与治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19:40 1

摘要:有这样一种细菌,它伤人于无形,不仅让人“口吐芬芳”“食欲不振”,还可能诱发致命肿瘤……它就是幽门螺杆菌(Hp),一种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螺旋杆菌,它不仅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在胃里生存的细菌,也是全球人群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为提高公众对幽门螺杆菌的认识,每年的5月

有这样一种细菌,它伤人于无形,不仅让人“口吐芬芳”“食欲不振”,还可能诱发致命肿瘤……它就是幽门螺杆菌(Hp),一种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螺旋杆菌,它不仅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在胃里生存的细菌,也是全球人群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为提高公众对幽门螺杆菌的认识,每年的5月15日被定为“全国无幽日”。

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二科主任刘长江,为大家科普幽门螺杆菌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预防与治疗。

该怎样及早揪出

在胃里“搞事情”的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对干燥和热敏感,对外界抵抗力不强,看似“脆皮”的细菌,是怎样在强酸环境的胃里生存的呢?

它利用尿素酶把尿素代谢成二氧化碳和氨,中和胃酸,从而进一步在胃内开疆拓土,逐步引起慢性炎症,将正常的胃腺体萎缩变成高危的萎缩性胃炎,并可能逐步演变成胃癌。

刘长江主任表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大多“病从口入”,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口口传播、胃口传播、粪口传播。只要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内镜下可以看到胃黏膜发生了炎性改变,建议45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可将胃镜检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之中,在出现症状之前,提前发现胃内微妙的变化,早期筛查是防治幽门螺杆菌的关键。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

可能出现哪些症状,造成什么危害?

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无明显症状,有症状的感染者往往因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就诊。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能产生以下危害:

1.引起难治性口臭

幽门螺杆菌能分解口腔中的尿素等物质,这些物质可引起顽固性口臭。

2.容易营养不良

幽门螺杆菌会伤害肠胃黏膜功能,减慢胃肠道的蠕动速度,让肠胃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速度变慢,令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

3.引起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主要影响胃内环境和胃壁结构,导致患者出现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及胃痛、胃胀、恶心、反酸、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还会导致慢性胃炎反复发作。

4.增加胃癌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把幽门螺杆菌列为一级致癌物(即确定的人类致癌物质),也是最常见的胃癌致病因素。

如何检测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

这些人群需要规范根除治疗

检查方法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非侵入检查包括呼气试验、血清学抗体检查和粪便抗原检查等。胃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检查,通过夹取少量的胃黏膜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医生还可通过胃镜下表现判断感染的范围以及既往是否有过感染。

其中,呼气试验的灵敏性和特异性都很高,已被公认为目前检测Hp的最佳方法。根除治疗后,可用呼气试验评估治疗效果(应在停药一月后再进行检查)。若想直观全面了解胃内有无器质性病变,胃镜无可取代。

1.对于无症状的患者,无需过度治疗,需遵医嘱定期复查。

2.但对于已经出现症状,尤其检查出消化道溃疡,或者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根除治疗,不建议擅自用药或中途中断治疗,以防增加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加大治疗难度。

消化内科专家解读

幽门螺杆菌的预防与治疗

由于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方式主要是粪口和口口传播,所以预防的重点在于不让这种细菌进入口中。预防措施包括:餐具定期消毒,分餐并使用公筷公勺;不吃生食或太烫的食物,以防刺激胃黏膜,从而为幽门螺杆菌的入侵创造条件;不要“口对口”喂饭,避免将大人口腔内、肠胃里的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孩子;饭前便后及时洗手,注意口腔卫生,高危人群定期体检,一旦确诊需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应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推荐铋剂四联方案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初次和再次治疗。四联药物为:质子泵抑制剂+铋剂+两种抗生素,疗程14天。另外,抗幽门螺杆菌目前还有“二联”药物治疗等方案,关于具体方案的选择,需要医生综合有效性(耐药率)、安全性(药物副反应)及患者具体情况来制定。

尽管幽门螺杆菌生命力顽强,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和规范治疗,我们仍然可以将其击败。刘长江主任希望大家提高警惕,关注幽门螺杆菌对胃部健康的影响,以便有效地战胜并远离幽门螺杆菌,预防慢性胃炎等胃肠道疾病。

来源:齐鲁壹点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