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让孩子有个愉快的假期,邹家父母选择带着三个孩子一起去周边游玩。
2分钟的时间能够干嘛呢?
或许有人会听一首喜欢的歌,或许有人会做一个选择题。
但对于邹母来说,这个看似短暂的时间,令她后悔终生。
明明只有2分钟的路程,却让她与小儿子失联了整整10天。
当第十次日出染红石谷解山尖时,邹母的心早已千疮百孔。
一茬又一茬的人,不分昼夜地接连搜山。
只可惜,那个穿蓝绿运动鞋的小身影始终未出现。
在现代社会的“天眼” 之下,他竟像被大山施了隐身咒。
一个活蹦乱跳的 8 岁男孩,怎么会突然消失?
失联10天后,网友提供的线索,能否让事情峰回路转?
01、扑朔离迷的失踪案
“求求你,帮帮我,我的孩子失踪了”。
5月4日,邹母发出了绝望的呼喊。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五一假期是个出游的好时节,邹家也不例外。
为了让孩子有个愉快的假期,邹家父母选择带着三个孩子一起去周边游玩。
一路上孩子们叽叽喳喳,心情那叫一个明媚。
好不容易到了出游地点,三个孩子如同出弦的利剑,肆意地撒欢。
不过,他们的前往的石谷解是个未经开发的野区。
山路有些崎岖难行,这极大地消耗了孩子们的精力。
好在,一路上风景优美,倒是缓解了爬山的疲惫。
历经4个小时后,邹家一行人抵达了山顶。
亲自征服了一座大山,这对孩子们来说是莫大的荣耀。
8岁的小邹感到极其地自豪。
他举着国旗在山顶上走来走去,仿佛是要与大自然一起分享他的欢喜。
时间飞快的过去,一眨眼就到了返程的时间。
邹家一行人开始晃晃悠悠的下山。
三个孩子经历短暂地休息,又恢复了充沛的精力。
很快,他们三人就越过邹家父母跑在了前面。
起初,邹父邹母也没有放在心上。
他们想着下山的山路只有一条,而且孩子们与自己相隔也不过500米左右的距离。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邹家父母还是交代了孩子一句:
“我们待会一起在小卖部会合,谁先到就等一会”。
此时的邹母不会想到,这个决定将会令她后悔终生。
听完父母的嘱托,三个孩子彻底放飞了自我。
他们三个如同欢快的小鸟,争先恐后的向前方跑去。
看到孩子的背影,邹母偷偷笑出了声。
彼时的她不会想到,这个决定将会令她后悔终生。
按照约定,邹家父母开始前往小卖部。
当他们抵达时,两个孩子已经在小卖部等待着他们。
唯独最小的小邹不见踪影。
刚开始,他们以为小邹是一时贪玩,走的慢。
哪知,一行人左等右等,迟迟不见的小邹的身影。
这下,邹家父母开始感到无比的惊慌。
他们开始四处寻找小邹的身影。
母亲发疯般地沿着山路来回奔跑,呼喊声惊飞了树上的山雀,却得不到任何回应。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选择了报警求助。
接到报警后,搜救队迅速展开了行动。
一批人开始进山搜救,另一批人开始查找监控,试图找出小邹的位置。
在监控中发现,小邹最后出现在安全屋与小卖部之间的弯道。
几分钟后,邹家父母也出现在了相同的位置。
同时,有游客回忆称,遇到小邹时,他孤身一人面色惨白。
游客甚至还问了他,是否自己来爬山。
但小邹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随后就消失在山林中。
随着小邹的消失,监控的线索也随之断裂。
同时,另一批进山搜救的队员,也传来了不利的消息。
山中的天气突然变得恶劣起来。
下雨、起雾让山路变得越发的难行,这无疑加大了搜救的难度。
因为高大的荆棘,搜救犬身上有多处受伤。
进山搜救队员也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稍有不慎,隐藏在暗处的深沟和毒物,就容易伤人性命。
这些专业的搜救队员,在山中尚且如此艰难。
更何况是手无寸铁的小邹呢?
再者,小邹走失时,上身只穿了一件短袖。
骤然变化的天气,容易让他产生“失温”的现象。
倘若真的出现失温,那么小邹的性命将会变得岌岌可危。
更别提,山中还有一些毒物与野兽。
山间隐藏的危险,令所有人的心头,都压着一块大石头。
此时,搜救队的热成像仪也出现了结果。
山中显示没有体温,或许可能小邹不在了。
这样的消息令邹父邹母感到无比痛苦。
但是他们觉得不能放弃搜寻,就算孩子不在了,那也要找到遗体,看最后一眼。
时间一天天过去,一批又一批的人进山搜寻。
高科技、人力寻找、搜救犬、玄学……
大家各种方法齐出,但小邹依旧不见身影。
然而到了第八天,一名网友疑似说出了关键线索。
02、关键的线索出现了?
“悬崖那有臭味,已经下去看了”。
5月11日,有位网友在网上发出了消息。
他声称一名搜救队员在直播时,接到了队员的电话。
队员说悬崖边有浓烈的臭味,现已下去排查。
这个消息不免让人心中一“咯噔”。
难道小邹已经遭遇了不测吗?
带着这个疑问,许多网友纷纷开始询问进展。
正当大家心头一头乱麻时,又一名网友传出了消息。
“已经有了眉目。”
该名网友好似是某个搜救队的队长。
据他所说,搜救已经有了新的进展,可能是不好的消息。
但是现在不能公开,要等待确认。
此消息一出,舆论开始瞬间发酵。
只是,在傍晚时分,官媒发出了一则报道。
该报道称,搜救队仍在继续搜救,而小邹仍有希望生还。
网友与官媒的说法前后不一。
这让大家陷入了“迷雾”,究竟谁才是对的呢?
自从小邹失踪后,谣言频出。
一会儿有人说在岩石缝里发现了半块糖纸。
一会儿又有人说发现了猛兽吃人的痕迹。
这些消息像野火般蔓延,甚至惊动了不少记者。
然而,当搜救指挥部工作人员无奈辟谣时,真相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
这些所谓 “关键线索”都是假的,这是有些网友的“脑补”。
如今,这位队长爆出的关键线索,真假性也难以判定。
不过,央视的发声,却实打实地给我们提了个醒。
03、必要的措施
近些年,人们热衷于各种旅游地的打卡。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许多人都心向往之。
但这份“美丽”的背后,潜藏着危险性,失联、遇难的事情频频发生。
如今,消失的小邹再次引起了全民的关注。
这份轰动,甚至惊动了央视。
于是,当央视新闻将镜头对准石谷解时,这场牵动全国的搜救终于有了更深刻的意义。
5月8日,央视新闻报道了小邹失踪的事件。
在报道中,央视不仅呼吁公众提供线索,还给家长们提了个醒。
当遇到孩子走失时,一定要注意“黄金法则”。
穿鲜艳衣物提高无人机识别率、随身携带写有联系方式的卡片、教会孩子识别穿制服的救援人员......
这些看似简单的措施,却在关键时刻能挽救生命。
但更值得深思的,是央视提出的“十人四追法”。
“十人四追法”是一个被无数案例验证过的搜救方案,该方案要求:
“在孩子失踪后立即组织十人,分别沿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搜寻大路。”
“其中,四人前往交通枢纽布控,防止被孩子被转移。”
“剩余一人报警,一人留守原地。”
这套方案能最大限度地覆盖孩子的移动路径。
可以将黄金救援时间从 24 小时压缩到了最初的几小时。
如果邹某樽的父母能在第一时间启动这套方案,或许结局会截然不同。
同时,小邹的失踪也暴露了户外安全的深层隐患。
石谷解虽然是网红登山路线,却连基本的景区标识都没有。
当地政府虽设置了警示牌,却挡不住络绎不绝的探险者。
更讽刺的是,在小邹失踪后,仍有徒步团在社交平台发布攻略。
他们将这座“野山”吹嘘成“挑战自我的圣地”。
这种对风险的漠视,让搜救行动变得难上加难。
结语
此刻,石谷解的搜救仍在继续。
尽管连日的雨水让山路变得泥泞不堪;
尽管搜救犬因受伤不得不撤离前线;
但那支由警察、消防员、志愿者组成的队伍,依然在荆棘密布的山林中寻找着蛛丝马迹。
10 天的等待,或许已经让很多人感到疲惫,但请相信,希望从未消失。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太阳,而我们的社会,就是托举太阳的天空。
当晨光再次照亮石谷解的山巅;
当搜救队员的呼喊声再次在山谷中回荡,我们有理由相信:
“那个举着小红旗的男孩,终将带着满身阳光,回到父母的怀抱。”
因为,在这个充满爱的世界里,奇迹永远值得期待。
来源:美图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