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未来在课堂——果洛州久治县人民法院模拟法庭进牧区宣传活动侧记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4 09:33 1

摘要:近日,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人民法院联合久治县人民检察院开展“控辍保学”暨打击治理侵害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权利模拟法庭宣传活动,旨在将巡回审判与牧区实际紧密结合,通过创新普法形式,推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近日,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人民法院联合久治县人民检察院开展“控辍保学”暨打击治理侵害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权利模拟法庭宣传活动,旨在将巡回审判与牧区实际紧密结合,通过创新普法形式,推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久治,藏语意为团结,远处的雪山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神圣,成群的牛羊散布在草地上。此刻,一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庭审正在紧张有序进行。模拟法庭上,以扎西(化名)、卓玛(化名)拒不送子女入学为例,再现从法庭调查到法庭辩论、最后宣判的全过程。庭审中,法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等角色均由法检两院干警出演,还原了牧区家长因传统观念和经济困难而拒绝履行法定义务的场景。

牧民群众认真旁听庭审,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我以为让孩子出去打工很正常,没想到这是违法行为。”模拟法庭上,被告人扎西的忏悔引发了在场群众的深思。当公诉人用藏族谚语阐释“知识比牦牛更值钱”时,围观的百余名牧民沉默了。一名曾阻挠女儿上学的妇女突然起身:“去年我赶女儿回帐篷挤牛奶,现在她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今天才知道,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以后我一定让孩子好好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一名牧民说。

“通过这种身边人演身边事的方式,牧区群众直观地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与温度,进一步增强了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认识。”久治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尕藏才旦说。

据了解,此次模拟法庭选取的案例,正是牧区常见的“控辍保学”问题。通过真实案例的再现,让牧区群众深刻认识到,法律不仅是约束,更是保护。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个孩子的权利,也是每个家长的义务。

如今,草原上流行起新的谚语:“牦牛的未来在草原,孩子的未来在课堂”“今天辍学打工挣的钱,却买不起明天的后悔药”……

庭审结束后,群众主动向法官咨询法律问题。法官现场解答了群众关于“控辍保学”的疑问。一名牧民感慨地说:“以前总觉得孩子是自己的,怎么安排都是父母的事,今天才知道,法律是为了保护孩子的未来。”一名老奶奶拉着审判长的手不断求情:“娃娃们读书是好事情,现在扎西和卓玛知道错了,你们少判点,让他们早点回去教育孩子。”这种沉浸式的法治教育,让牧区群众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思考”,法治观念逐渐内化为行动自觉。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牧区群众法律意识相对薄弱、文化水平较低的特点,久治县人民法院创新普法形式,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通过模拟法庭、巡回审判、网格法官与十户长联系协作等形式,用汉藏双语解释法律条文,结合牧区常见的放牧纠纷、草场承包纠纷等问题,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明白法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法治观念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通过此次活动,久治县人民法院不仅传播了法律知识,更传递了法治的温度,推动牧区群众从“要我学法”转变为“我要学法”,法治观念逐渐内化为行动自觉。

“今后,久治县人民法院将继续以法治宣传为抓手,积极探索适合牧区特点的法治宣传模式,继续深耕牧区法治宣传,让法治成为草原上的新风尚。通过每一次庭审、每一次宣讲,让法治观念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为草原的和谐稳定和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尕藏才旦说。

来源:青海政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