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南镇白塔村是少数民族(回族)聚居村落,曾因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缺乏产业支撑,村民生活贫困,人口流失严重。为改变全村发展困境,白塔村“两委”以“民族团结、融合发展”为方向,依靠回民400余年传承的牛骨头大米传统种植工艺,深耕农业产业文化优势,带领回汉群众共同发
江南镇白塔村是少数民族(回族)聚居村落,曾因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缺乏产业支撑,村民生活贫困,人口流失严重。为改变全村发展困境,白塔村“两委”以“民族团结、融合发展”为方向,依靠回民400余年传承的牛骨头大米传统种植工艺,深耕农业产业文化优势,带领回汉群众共同发展致富产业,让白塔村从省级贫困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幸福村”,先后荣获“省级六无平安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市级和美乡村达标村”等荣誉称号。
搭建平台谋发展。全村采用“党组织+集体公司+农户”的运营方式,确定牛骨头大米作为民族融合发展主导产业,由村集体公司牵头,按照“集中规划+科学种植+订单收购”模式,吸纳全村150余户农户(其中回族农户25户)栽种牛骨头大米,按照高于普通稻谷50%左右价格进行收购,集中开展加工和品牌包装,通过申请“佰塔村牛骨头大米”商标和食品生产许可证,提升产品附加值。
财政投入强根基。依托牛骨头大米产业发展和民族特色,白塔村“两委”积极向上争取民族、党建等各类资金300余万元,建设牛骨头大米示范基地200余亩,修建存储暨加工房1座,配套大型稻谷烘干机一台、全自动碾米设备一套,购置收割机、旋耕机等设备10余台,配套建成产业便道1.5公里,修建小型堤坝蓄水1座、实施人饮管网延伸2.2公里,民族村落展现出振兴风貌。
利益连结享成果。围绕民族产业发展,白塔村集体公司2024年收入突破80万元,带动种植户户均增收超8000元。同时,今年已带动周边新明、大明、大湾、和平等村,发展牛骨头大米1000亩,以“牛骨头大米种植+绿色生态鱼虾”模式,打造“稻—虾—稻”种植示范基地200亩,预计2025年将实现年产值140余万元,带动农户亩均增收500元/年以上。
来源:同心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