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两任校长:朱清时和薛其坤的传奇人生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8 00:01 1

摘要:2025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中,南科大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13,截至2025年3月,南方科技大学已签约引进教师1300余人,包括院士56人,可见南方科技大学实力雄厚。

南方科技大学虽然没有“211”“985”大学的头衔,但是它的实力是杠杠的。

2025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中,南科大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13,截至2025年3月,南方科技大学已签约引进教师1300余人,包括院士56人,可见南方科技大学实力雄厚。

南方科技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实力体现在各个方面,其中,南方科技大学校长硬实力是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现在我们来看看实力雄厚的南方科技大学首任校长朱清时和现任校长薛其坤充满着荣耀和奋斗的一生。

朱清时

朱清时,1946年2月出生,男,汉族,四川省成都市人,在成都度过了小学、初中和高中。

1968年,22岁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1979年,33岁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出国留学人员。

1981年和1983年,35岁和37岁两次应邀作半导体激光光谱Session主席。

1982年,36岁获国家自然科学重大成果二等奖

1991年,45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是因为他在分子振动、激光光谱和单分子化学方面的重大贡献。

1994年,48岁获亚洲成就奖。

1998年,52岁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七任校长,任职时长10年3个月,是中科大任职时间第二长的校长。在中科大坚持“高精尖”的办学路线,面对外界质疑声和全国高校扩招的时代背景,始终坚守每年本科招生不超过2000人,为中科大本科教育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1999年,53岁的朱清时与日本学者合作对硅表面上碳60分子取向的研究被评为199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之一。

2005年,59岁获自然科学重大成就二等奖。

2009年,63岁任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任职时长5年。他曾被誉为“中国高校改革的第一人”,他曾说:“南科大就像我的孩子一样。”

2010年,64岁被评为中国最具魅力校长。

2012年,66岁当选2012“中国教育年度声音”。

2014年,68岁正式告别他一生中最具挑战的岗位南方科技大学。

朱清时在中科大和南科大任职期间,积极探索教育改革,尤其是作为南方科技大学首任校长,推行“631”综合评价招生制度、书院制管理、理事会治校等改革举措。他是一位走在教育改革最前沿的科学家,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标志性人物。

他在分子光谱学、单分子科学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为相关领域发展奠定基础。

薛其坤

薛其坤,1963年12月出生,男,汉族,山东蒙阴人。

1980年,17岁近乎满分的成绩考入山东大学光学系激光专业。

1984年,21岁入职曲阜师范大学物理系工作。

1987年,24岁第三次考研(第一次数学39分,第二次物理39分),才考上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研究所。

1994年,31岁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

1997年,34岁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2004年,41岁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5年,42岁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年,42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47岁出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

2011年,48岁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2年,49岁带领团队首次在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个成果是凝聚态物理的里程碑。

2013年,50岁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2014年,51岁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2016年,53岁获首届“未来科学大奖”。

2018年,55岁的薛其坤与团队实现了世界上首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多层结构。

2019年,56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2020年,57岁获得2020年度菲列兹·伦敦奖,该奖设立以来,第二个来自亚洲地区的科学家。

2020年,57岁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2023年,60岁获2023年度的巴克利奖,首次颁发给中国籍物理学家。

2024年,61岁获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

2025年,62岁的薛其坤领衔的团队宣布发现常压下镍氧化物的高温超导电性,这是高温超导领域全新突破。

薛其坤领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验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为未来低能耗电子器件发展开辟了新方向。他在异质结体系中发现界面增强的高温超导电性,开启了国际高温超导领域全新研究方向,推动了中国凝聚态物理研究跻身世界前沿。他担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后,大力推动科研与教育深度融合,培养了一批青年科技人才。

来源: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