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周刊·中原风物志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4 13:13 1

摘要:暮春的洛阳,牡丹的馥郁芬芳已渐渐退去,西工区红山樱桃沟里的樱桃花,迫不及待在枝头绽放。白色的樱桃花洁白如雪,花瓣质地柔软,给人纯洁、清新的美感;粉红色的樱桃花,宛如天边云霞,在邙山余脉褶皱里,晕染出一幅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瑰丽长卷。这里的樱桃,是文化与历史交织的珍

《 河南日报 》( 2025年05月14日 第 15 版)

□赵克红

暮春的洛阳,牡丹的馥郁芬芳已渐渐退去,西工区红山樱桃沟里的樱桃花,迫不及待在枝头绽放。白色的樱桃花洁白如雪,花瓣质地柔软,给人纯洁、清新的美感;粉红色的樱桃花,宛如天边云霞,在邙山余脉褶皱里,晕染出一幅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瑰丽长卷。这里的樱桃,是文化与历史交织的珍馐,承载着一方土地的记忆与情感,在岁月里悄然写成一首首动人的诗行。

翻开泛黄的《洛北风物志》,红山樱桃种植史可追溯至隋唐时期。岁月在树皮上刻下沟壑,每道纹路都是时光的注脚——或许是灾年里救命的果实,或许是竹筐里晃动的希望。老洛阳人曾说,红山樱桃的酸甜里,藏着邙山的风、洛河的雾,浸润着古城特有的烟火气。临近初夏,当晨雾漫过果园,樱桃树在氤氲中若隐若现,每颗果实都诉说着千年来的故事。

红山樱桃独特风味的形成,离不开这片土地的精心孕育。邙山如宽厚的臂膀,挡住凛冽的北风;洛河似温柔丝带,送来湿润的水汽。黄河故道沉积的土壤,富含铁、锌、硒等微量元素,如同天然的营养宝库。自古以来,洛阳樱桃广受好评,李世民曾写下五律《赋得樱桃》:“华林满芳景,洛阳遍阳春。朱颜含远日,翠色影长津。乔柯啭娇鸟,低枝映美人。昔作园中实,今为席上珍。”描绘了华林园和洛阳春日里樱桃花盛开的迷人景色。

《本草纲目》中也提到了洛阳樱桃,见“樱桃”条集解引苏颂云:“樱桃处处有之,而洛中者最盛。”

另一位写下《游樱桃沟》的作者龚松林,是清高宗乾隆七年的洛阳知县。他写道:“为访樱桃沟,登临向北邙。雨飞新绿嫩,风动野花香。赤玉妆盈村,红珠摘满筐。”以细腻的笔触,从视觉、嗅觉等多个角度描绘了樱桃沟的迷人景色,描绘了樱桃沟春雨纷飞后新绿的嫩叶,微风中飘来的野花香气,以及村民忙着采摘装筐的热闹场景。

随着时代发展,红山樱桃完成了从山间珍果到文化地标的华丽转身。西工区依托悠久的种植传统,创办了“中国·洛阳红山樱桃文化节”。每逢四月,四方游客纷至沓来,共赴初夏的甜蜜盛宴。

走进樱桃园,入园处立着醒目的采摘指南牌,图文并茂地标注着最佳采摘区域与樱桃品种分布。沿蜿蜒石板小径深入,两侧樱桃树像列队欢迎的仪仗,树枝交错,一颗颗樱桃红像玛瑙黄似琥珀,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有的还缀着清晨未干的露珠。

园区内划分的亲子采摘区、情侣打卡区和专业采摘竞赛区,各自上演着不同的欢乐场景。亲子区内,孩子仰着红扑扑的小脸,踮起脚尖,胖乎乎小手伸向鲜红的樱桃。随着惊喜的欢呼,小手轻轻一旋,樱桃落入掌心,孩子迫不及待将樱桃塞进嘴里,惹得家长忍俊不禁。专业竞赛区里,参赛者们动作娴熟眼神专注,双手在枝头快速翻飞,不一会儿,竹篮里装满了色泽诱人的樱桃。

园主们推着载满樱桃汁、樱桃冰沙的小推车穿梭,邀请游客品尝特色饮品,他们耐心传授樱桃去核、腌制的传统工艺,让甜蜜得以延续。

红山樱桃是味觉的享受,也是健康的瑰宝。是缺铁性贫血人群的天然补铁佳品,更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现代研究发现,樱桃中的花青素与维生素E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能延缓衰老、养颜美容。

红山人的心中,樱桃树早已超越经济作物的范畴。年轻新农人架起直播设备,让红山樱桃搭乘数字快车销往全国。当我与一位老果农攀谈时,他向我讲述着村民与樱桃树的故事,脸上洋溢着自豪。

夕阳余晖为红山樱桃树镀上金边,一颗颗樱桃宛如诗行里跳动的文字,串联起过去与现在。从隋唐庭院里的一抹酸甜,到如今闻名遐迩的文化盛事,红山樱桃始终以饱满的姿态,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甜蜜诗行。其中有历史的厚重,有生活的甘甜,有红山人与土地共生共荣的美好愿景。当暮色渐浓,晚风轻拂,樱桃沟里的故事仍在继续,那一首首甜蜜的诗行,也将在岁月的长河中,愈发鲜活与动人。(作者为中国铁路作协副主席)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