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在荆高校学子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深感振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在荆高校学子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深感振奋、倍受鼓舞,纷纷表示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
接下来和团团一起
聆听他们的“热血故事”
感受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情怀
黄潇 长江大学西部计划志愿者,现服务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易武镇边防办
这封回信,让我深刻感受到,我们所做的工作,虽然平凡,却意义非凡;虽然艰辛,却充满希望。回想一年前,我毅然踏上了前往云南省边疆的征程,来到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易武镇边防办,成为一名卫国戍边项目志愿者。我们与当地的各族群众朝夕相处,彼此关心、相互帮助。这种深厚的情谊,让我更加坚定了为边疆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的地方去”,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西部志愿者的行动指南。我们追随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是无数前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之光;我们要成为的,是照亮边疆未来的希望之光,是促进边疆地区发展的温暖之光。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守在卫国戍边的岗位上,用青春和热血书写属于我们西部志愿者的壮丽篇章,让志愿精神在边疆大地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赵紫璇 长江大学西部计划志愿者,现服务于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三团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如一束光,照亮了同在新疆志愿服务的我,也让我深受触动,感悟颇多。这使我想起刚踏入新疆这片土地时,心中怀揣的那团火焰,作为一个南方人,当西北的风沙灌入我的口鼻,炙热的太阳扎进我的皮肤,晦涩的方言充斥在我的四周时,那个习惯了烟雨江南的我面临着水土不服和沟通不畅的难题,可当我回想起当初的自己,我却变得更加坚定。身为志愿者,我们需要坚定理想,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践行自己的理想,实现人生价值。 这封回信,是对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服务队的高度赞扬和殷切期望,更是对全国广大青年的激励与鞭策。同样在新疆志愿服务的我,仿佛听到了各地志愿者当初一齐呼喊的那句口号:“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而这句口号,我相信,在未来一定会绽放的更加精彩!更加震撼!
王倩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西部计划志愿者,现服务于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我深受鼓舞与启迪。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这不仅是对西部支教志愿者的肯定,更是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期望。回信中提到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使命,让我深刻认识到,青年个人的成长只有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方能彰显价值。 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的一员,回信精神激励我思考如何将个人理想与时代责任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如同灯塔,指引我要以奋斗为底色,在基层实践中锤炼本领,在服务人民中厚植情怀,要主动投身国家需要之处,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金粤洋 荆州学院2023年毕业生、2023年贵州省地方项目第一批次的西部计划志愿者,现服务于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汉阳街道办事处
第一次来到贵州毕节这个陌生的城市,心里充满期待和慌张。值得期待的是,我可以在服务期间收获到很多的知识,能帮助到很多人同时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慌张的是,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要重新认识很多的人。在贵州的两年时间里,我收获了很多以前在校园里从未学到过的知识。前几天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给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回信,让我深刻感受到新时代中国青年正在用行动重新定义青春的价值。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自己的长征,当我们将志愿服务作为青春注脚时,书写的不仅是个人履历,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海拔。这种选择的背后是文化自信的觉醒,更是对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国式表达。
徐皓月 荆州学院西部计划志愿者,现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5师双河市能源集团
去年,我积极响应号召参加了地方西部计划,如今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5师双河市能源集团。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回信,让我深受鼓舞。回信肯定了我们到西部志愿服务的意义,也对广大青年提出了期望。来到这里后,我参与了许多项目,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不易与重要性。在服务过程中,我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也学会了如何与不同民族的群众沟通交流,促进了民族团结。未来,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理想信念,扎根西部。努力提升专业技能,在能源领域发光发热,为推动当地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张淼 荆州学院2024年全国项目西部计划志愿者,现服务于中共建始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以志愿之名,赴西部之约,在最美的青春遇上最美的西部。选择西部计划不是盲目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而是浪漫、理想以及现实考量兼具的一种选择。在这里我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基层工作之旅。每当看到群众紧握的双手和质朴谢语,我深切体悟到:青春芳华绽放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人生价值镌刻在群众满意的笑颜里。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的教诲,这是指引我笃立前行的精神灯塔。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永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闯劲,以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纾解民忧,让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上灼灼其华。
敖耀邦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西部计划志愿者,现服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团委
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我深受触动。作为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让我倍感振奋,也更觉使命如山。我会牢记嘱托,坚定理想信念,把家国情怀融入服务西部的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以奋斗姿态扎根基层。无论何时何地,都将主动奔赴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用青春热血践行志愿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耀眼光芒!
蔡宁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支教志愿者,现服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策勒县固拉合玛镇中心小学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我备受触动。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到西部、到乡村、到基层去参与志愿服务,这不仅让自身既得到历练和成长,同时也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兴边富民和稳边固边。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应发挥带头作用,不断学习完善自我,提升思想认识、政治意识,以大局意识来规划学校的工作,在实践中查缺补漏,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八字方针,提升教育教学成绩,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而奋斗终身!
古丽孜热·亚森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志愿者,现服务于乌鲁木齐丝路文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受益匪浅,首先,“扎根边疆”的嘱托让我清晰触摸到时代命题——个人选择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我从回信中读懂:在边境小学的支教课堂、在民族团结的实践场域,青春的价值正在于用脚步丈量祖国边疆。其次,“历练与成长”的肯定让我重新定义奋斗:支教中的语言障碍、资源匮乏不再是困境,而是淬炼意志的熔炉。我意识到,在边疆大地上的每一次突破,都在重塑自我认知,将“小我”熔铸进“大我”的成长图谱。最后,回信中“发光发热”的期许激发了我使命传承意识。今后我将以谢依特小学志愿者为榜样,更主动为祖国做出奉献,让青春接力从教育帮扶延伸到乡村振兴,在续写“强国有我”的实践中,将个人理想熔铸成边疆发展的星火。
严凤霞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支教志愿者,现服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洛浦县第一小学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我们青年投身建国,民族复兴伟业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在人生成长的路途中,不断增强自我信念,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凭借一股独属于青年的劲儿,在人生路途中留下足迹。西部计划志愿者,是勇敢追梦人的代名词,他们以青春之名,赴西部之约,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来到西部,来到乡村,来到基层,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来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激扬无悔青春。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新疆人,我将站稳三尺讲台,认真教书育人,助力西部基础教育事业发展。
卡丽比努尔.麦麦提依明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支教志愿者,现服务于叶城县第18中学
当我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伊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服务队的回信,内心满是振奋与坚定。“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这句话如同一束强光,照亮了我支教的前行之路。在支教过程中,我真切感受到乡村教育的需求,也收获了孩子们纯真的笑容与信任,这让我明白自己的付出意义重大。我深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支教老师,不仅要提升教学能力,还要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帮他们打开看世界的窗。身为支教队伍中的一员,我会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化为行动。努力提升教学水平,用知识的火种,点亮孩子们的未来;以爱为笔,在他们心中描绘梦想蓝图。我愿扎根这片土地,为乡村教育添砖加瓦,在祖国需要之处,绽放属于自己的青春光彩 。
冯晓雪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支教志愿者,现服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茁悦托管中心单位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我们青年照亮前行道路、指明奋进方向。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我们理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奔赴边远地区,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之中。 如今,我身处西部地区,深刻感受到这片土地蕴含的无限潜力与发展机遇。我会持续学习,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全方位提升综合能力素质。我满心期待投身基层志愿服务,运用所学知识,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为西部发展注入活力,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力量 ,用奋斗与担当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青年的精彩篇章。
何永永 长江大学西部计划志愿者,现服务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社学街道办事处
作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回信精神,特别是“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的殷切嘱托,结合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社学街道办事处开展基层服务的工作实践,有三点深刻体会:一是 坚定理想信念,把青春熔铸于国家坐标。在参与乡村小学“红色课堂”建设时,我深切体会到,只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才能让青春在基层热土绽放光彩。通过组织“红领巾学党史”主题队课,不仅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更在服务中坚定了自己“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二是厚植为民情怀,用脚步丈量基层大地。通过“爱心妈妈、护苗行动”等关心留守儿童,解决适龄儿童辍学问题的实际行动,让我真正理解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三是锤炼过硬本领,以奋斗书写时代答卷。在参与乡村“厕所革命”建设的过程中,既解决了村民文明如厕的问题,也提升了服务群众工作能力,实现了从“象牙塔学子”到“基层多面手”的蜕变。作为新时代青年志愿者,我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的嘱托,以知行合一的自觉抓好贯彻落实,在工作方法上贯彻新发展理念,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民生服务效能;在作风建设上发扬斗争精神,面对改革深水区矛盾敢于迎难而上;在能力建设上增强“八项本领”,特别是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在服务基层的实践中,用实际行动诠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吴雨柔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西部计划志愿者,2023年“全国大学生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曾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白杨市170团
习近平总书记给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回信如春雷激荡,让正在从事医务工作的我深受触动,让我深切感受到党中央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和共青团组织的重大使命,这份情感联合和价值认同,正是西部计划最持久而深沉的力量源泉。作为新时代青年中的一员,我将以回信精神为指引,让青春在守护人民健康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西部计划从来不是浪漫的香香,而是充满挑战的现实选择。祖国边陲不仅是地理概念,更是国家安全和文化交融的重要前沿。西部计划为青年人提供的是珍贵的情感体验场,在改变他人命运的同事重塑着自我认知和价值的意义。2023年我被评为“全国大学生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称号,正是这份责任与担当,我更应当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抓住历史机遇,不断开拓进取,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绽放熠熠光辉。这或许就是对“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最生动的表达。
唐德英 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基层帮扶岗,现服务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猴场镇长冲村村委会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对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的志愿者们给予了肯定与鼓励,同时也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支农志愿者,我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我们青年一代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在村委会的工作中,我将牢记嘱托,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到基层工作中去。我会努力发挥专业优势,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我也会积极传播新思想、新技术,助力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更加坚定了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决心,我将以奋斗姿态诠释青春价值,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供稿:团荆州市委学少部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