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八旬老人胃癌手术闯关:多学科协作护航生命希望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4 13:57 1

摘要:面对80岁高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胆囊结石的复杂胃癌患者,能否实施手术?如何平衡疗效与安全?近日,太原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团队在上海瑞金医院胃肠外科专家陆爱国教授的指导下,以多学科协作与精准微创技术交出一份满分答卷。

面对80岁高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胆囊结石的复杂胃癌患者,能否实施手术?如何平衡疗效与安全?近日,太原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团队在上海瑞金医院胃肠外科专家陆爱国教授的指导下,以多学科协作与精准微创技术交出一份满分答卷。

高龄患者的治疗挑战

患者张奶奶(化名)半年前出现上腹隐痛,胃镜确诊胃窦部恶性肿瘤,辗转多家医院,均因高龄、基础疾病复杂建议保守治疗。家属抱着一线希望来到太原市人民医院,“患者胃部肿瘤已形成巨大溃疡,若不手术,可能出现出血、梗阻等风险。”普外科主任魏文京回忆,“但手术风险极高,必须依靠多学科团队协作。”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MDT)模式,由普外科完善术前准备,强化术前营养,麻醉科制定精准麻醉方案,内分泌科与心内科动态调控血糖、血压,影像科通过3D重建精准规划手术路径。经过一周的精细化调整,张奶奶的身体指标达到手术标准。

微创手术实现“一箭三雕”

5月10日,在上海瑞金医院陆爱国教授指导下,普外科团队为张奶奶实施了腹腔镜微创手术。手术中,精准切除远端胃部肿瘤并清扫周围淋巴结,重建消化道避免传统术式反流风险的同时保留消化吸收功能,同期切除了胆囊解决结石隐患避免二次手术风险。整个手术历时3小时,出血量不足50毫升,真正实现“最小创伤,最大获益”。

多学科协作让优质医疗触手可及

此次手术的成功得益于多学科团队的紧密配合。通过远程会诊与上海瑞金医院专家实时共享影像数据,确定最优治疗方案;麻醉团队精准麻醉,全程监控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术中安全;术后医护团队践行ERAS(加速康复)理念,患者术后2小时清醒,24小时即能下床活动。陆爱国教授介绍,过去这类手术需20厘米切口,如今仅需5个小孔即可完成,而高龄患者的手术安全更依赖跨学科协作与精准技术。

医患同心托起生命希望

术后第三天,张奶奶在家人搀扶下走出病房。家属含泪道谢,“谢谢医生没有因年龄放弃我们!”魏文京主任表示,医学的使命是给人希望,当患者与家属全力信任,当多学科团队倾力协作,医生便有了挑战“不可能”的勇气。这场手术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医患共同守护生命的见证。

专家呼吁:早筛早治是关键

普外科冯振强医生指出,若早期发现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超90%,部分患者甚至无需开腹手术;但晚期生存率会断崖式下降至不足30%。胃癌可防可治,定期胃镜筛查是关键,如有上腹隐痛、消瘦黑便、食欲骤降等消化道症状,务必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

从精准微创技术到多学科协作模式,这台手术展现了现代医学的温度与力量。太原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将继续践行“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宗旨,为更多复杂病例点燃希望之光。

太原市人民医院

来源:太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