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萝卜,咪咪甜,煮朒朒,搓汤圆,唱起号子闹元宵,展起言子喜团圆,重庆城,很好耍,重庆人,很热情,扯起喉咙莽起喊,来嘛!欢迎!”重庆市政府文史馆馆员吴文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元宵晚会》上,用幽默风趣的重庆言子向世界生动诠释了重庆城市精神。吴文,一级演员
“红萝卜,咪咪甜,煮朒朒,搓汤圆,唱起号子闹元宵,展起言子喜团圆,重庆城,很好耍,重庆人,很热情,扯起喉咙莽起喊,来嘛!欢迎!”重庆市政府文史馆馆员吴文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元宵晚会》上,用幽默风趣的重庆言子向世界生动诠释了重庆城市精神。吴文,一级演员、中国故事大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马镇民间故事”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巴蜀十大笑星、重庆言子艺术创始人。从艺50年来,他深深扎根人民、热情讴歌人民、始终服务人民。他以重庆高新区走马镇民间故事为纽带,将古老的文化记忆传递给一代又一代人,为传承弘扬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扎根人民,广泛汲取民间故事养分
吴文1959年出生于重庆,自幼就浸润在家乡浓厚的民间故事讲演氛围中。7岁时,他便开始登台踏上讲故事的征程,那时的他或许未曾料到,这一爱好成为了他一生的事业与追求。1977年,从重庆市第七中学高中毕业后,进入重庆市沙坪坝区曲艺队工作,正式以讲故事为职业。此后,他如海绵吸水般从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广泛吸收走马镇和其他地区的民间故事。
重庆高新区走马镇曾是成渝古驿道的必经之地,南来北往的客商在走马古镇落脚歇息,街道上、茶馆里人们聚在一起讲述天南海北的故事传说,相互交流异地的见闻趣事。为获取这些最真实、最原始的故事素材,吴文长期穿梭于川渝地区,通过录音设备,记录各路客人讲述故事时的每一个语调转折;借助录像工具,留存众多民间艺人讲述故事时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表情神态;查阅图书报刊等文献史料,了解故事的演变脉络,深入挖掘故事背后隐藏的历史文化信息。
为深入理解和演绎走马镇这些民间故事,吴文拜师走马镇著名故事传承人魏显德,并经常请教语言学家和民俗专家,通过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向老师学习、向专家学习,他能流利讲述走马镇民间故事1000余则。这些故事成了他艺术创作的深厚根基,无论是神话仙话中奇幻的想象,还是风物传说里对家乡山水的深情描绘,他都被烂熟于心,随时信手拈来,为观众娓娓讲述。
二、讴歌人民,推动走马镇民间故事成功申遗
走马镇民间故事起源于明末清初,至今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为反映走马镇及其川渝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讲述更多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的百姓故事,塑造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创造更多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精品力作。吴文坚持守正创新,以走马镇人的生活为蓝本,以小切口折射大时代,以小故事诠释大主题,以小人物展现大变化,创作出《齿痕下的爱》《警民一家亲》《买车票》《邓摩托》等新故事200余则。编著了《总土地传说》《范哈儿听评书》《瘟猪儿打老虎》《三峡传奇》《鲁班造桥》等50余万字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紧密贴合时代脉搏,又不失走马镇的地域特色,推动了非遗文化传承,彰显了文化传承与创新创造活力。
在民间故事表演形式上,吴文进行大胆探索,开创了双人故事、三人故事、音画故事等多样形式。他的语言精练,声情并茂,情节跌宕起伏,生动幽默且充满生活气息。讲述过程中,能够巧妙融入戏曲表演元素,通过一招一式、一颦一笑抓住观众的心。在讲述一些具有冲突情节的故事时,他会借鉴戏曲中的身段动作,增强故事的吸引力、张现力和感染力,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2016年,吴文创作表演的故事《巴国魂》,荣获第九届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表演奖。
为扩大民间故事影响力,吴文应邀在重庆电视台等媒体开设《言子江湖》《洪涯食趣》《重庆美食》等栏目,以直白通俗、风趣幽默的重庆方言,讲述老百姓身边的故事近1000则。他通过讲述民间故事传奇,将重庆的风土人情、生活百态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更多人领略到重庆方言的魅力与民间故事的独特韵味,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成为传播重庆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言子江湖》荣获2013年度全国省级地面频道最具品牌影响力栏目十强。在他的推动下,2006年5月,“走马镇民间故事”被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文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06年,吴文荣获由美国国际文化科学院颁发世界文化交流金奖。
三、服务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社会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更加看重,文化需求高品质、个性化的特点更加明显。吴文借助中央主流媒体广泛传播力,以生动鲜活的形式,绘声绘色的演绎,搭配重庆言子儿独特语言艺术,将走马镇民间故事呈现给全国观众。2023年12月演讲《重庆言子》亮相中央电视台《C大调》特别节目,2025年2月表演《重庆言子》登上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2025年4月表演《重庆言子》再次亮相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以重庆方言生动诠释重庆城市精神。中国唱片公司等单位出版发行了吴文29张《重庆言子儿》个人专辑磁带及光碟,发行量突破500万张,传至全球华人地区。中央电视台《见证》、香港凤凰卫视《鲁豫有约》分别录制播出吴文艺术人生专题片,提升了巴蜀文化国际影响力。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吴文把趣味横生的故事带进企业、农村、机关、街道社区、人民解放军连队以及监狱等地,以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方式讲述民间故事,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他还走进川渝两地的四川传媒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300多所学校,举办近千场个人故事专场演讲,被50余所中小学聘为校外辅导员。同时,出版发行《雄起——吴文作品选》《曦言夕语——吴文诗集》《我的巴国魂——吴文作品集》等专著,在各级刊物发表《巴囯风情录》《胡琴的来历》《千手千眼观世音》《孔雀明王》《呼归石》等文章,丰富民间故事内容,更好发挥了思想引领、凝心聚力作用。
为留住文化根脉,吴文加强了“走马镇民间故事”非遗传承人培养,先后收徒40余人。他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精心培养徒弟们的口头讲述技巧、手法表演能力以及对故事内涵的理解,特别强调语音节奏把握及肢体语言的配合。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多人在市级以上故事比赛中获奖,如徒弟刘丽,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讲述风格,获得了重庆“故事大王”称号。走马镇民间故事代代相传,必将为传承弘扬巴蜀文化、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CQTV教育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