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片测产的油菜有105亩,是李培武院士团队和重庆油菜科技小分队打造的科技样板田,也是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今年新打造的油菜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旨在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试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助推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
5月12日,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组织专家对万州区甘宁镇的油菜进行测产,
并传出捷报:
“中油杂501”每亩单产226.74公斤,
打破2025年度三峡库区
山地冬闲田油菜机收纪录。
川渝两地的油菜专家忙机收测产。
农技人员运送油菜籽,这将是下一轮播种的“农业芯片”。
人工收割油菜并脱粒。
这片测产的油菜有105亩,是李培武院士团队和重庆油菜科技小分队打造的科技样板田,也是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今年新打造的油菜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旨在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试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助推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
科研人员唐玉琴高举油菜,和农技人员一起忙活。
科研人员曾川(左二)和油菜专家进行水分检测。
机械奔跑,人工歇脚。
“长江流域有6000多万亩冬闲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对油菜单产提升有重要意义。”从事油菜研发40年的专家徐洪志说。“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该示范样板田为三峡库区山地油菜大面积单产提质增效找到了新路子。”乔江伟博士如是说。
重庆三峡学院的研究生采用传统方式考种。
三轮车既可运粮,也可遮阳。
农技人员忙个不停,收获满满。
丰收的喜悦挂在脸上。
今年,
万州试验油菜品种180多个,
育种材料5000多份。
五月小春作物全面丰收,
油菜每亩单产达226.74公斤,
农业科研人员和农技人员
交上了一份喜人的成绩单。
记者记录了他们扎根田野,
提升油菜单产的生动实践。
来源:微万州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