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饮食和体重管理密切相关,吃得少一定能瘦吗?华东医院营养科主任吴江表示,极端节食方式,例如每日仅摄入极低热量,虽可在短期内减重,但流失的主要是水分和肌肉。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往往会剧烈反弹,这种现象被称为“溜溜球效应”。选择低热量但高营养密度的食物,如蔬菜、瘦
转自:上观新闻
春末夏初,瘦身减重正当时。由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市疾控局、市爱卫办主办的“上海健康播报”今天迎来第二期播报,聚焦的是体重管理的“三驾马车”。
不同“少吃”策略,效果差异显著
饮食和体重管理密切相关,吃得少一定能瘦吗?华东医院营养科主任吴江表示,极端节食方式,例如每日仅摄入极低热量,虽可在短期内减重,但流失的主要是水分和肌肉。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往往会剧烈反弹,这种现象被称为“溜溜球效应”。选择低热量但高营养密度的食物,如蔬菜、瘦肉、全谷物,比单纯缩减食物分量更能实现可持续的体重管理。因此,减重需要吃得少,还要吃得好、吃得饱。
近年流行“轻断食”提供一种新思路,肥胖症诊疗指南中也有推荐。常用的“5+2”模式,每周5天正常饮食(不暴饮暴食),非连续的2天热量控制在500-600千卡(女性500千卡、男性600千卡)。断食日的热量限制可激活细胞自噬(清理老化细胞),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并促进脂肪分解。研究发现可有效减少体脂,调节血糖、血脂,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但是,孕妇、哺乳期女性、未成年人、老年人以及有低血糖、胃肠疾病史的人群避免尝试。
管住嘴并非易事,市面上不少宣称有减肥作用的保健品,比如藤黄果提取物可通过增加血清素抑制食欲,但人体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而且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可溶性膳食纤维(如低聚果糖、菊粉)等有助增加饱腹感;特定的益生菌菌株可通过调节激素影响食欲。但这些制剂单独应用效果并不显著,需要配合饮食和运动管理。还有部分产品通过干扰淀粉、脂肪等营养素吸收减少热量摄入。例如,白芸豆提取物可抑制淀粉分解,对减重有一定作用,但无法阻断单糖、双糖、蛋白质和脂肪等的吸收,效果有限。
“碳水循环减肥法”是指高碳水饮食和低碳水饮食交替进行,“高碳水日”不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低碳水日”每日摄入不超过50克碳水。目前流行多个不同组合版本,以四天周期模式为例,具体为:第1天“液断”,只喝液体,选择任何无糖饮品,加上饮水,共2000-3000毫升;第2天“蛋白质断”,只吃优蛋白食物如鸡蛋、虾、鸡胸肉、鱼等;第3天“蔬菜断”,只吃蔬菜如青菜、西蓝花、白菜等;第4天“碳水日”,只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粗粮为主,如红薯、玉米等。本质属于变相节食行为。“液断”饮食法,指每日只喝液体,如水、牛奶等,一般每天控制总热量不超过1200千卡。
许多人采用这两种饮食方法后,体重迅速下降,因为这两种饮食都非常极端、能量很低,身体在极端饮食下启动“应急模式”。这种减重方式将直接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持续此类饮食可引发多重健康风险,导致各种营养素摄入不足,干扰正常身体功能,引起营养不良。而且,极端饮食实践者在恢复正常饮食后,非常容易出现报复性体重反弹。
睡眠少,会触发“进食”行为
为什么睡眠不足容易长胖呢?睡眠和体重管理之间有什么关系?晚上睡得着,白天补觉有用吗?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乔颖说,睡眠不足会使“饥饿素”分泌增加,同时抑制“饱腹激素”(“瘦素”)生成,往往导致每日多摄入约385千卡热量,相当于多吃一碗米饭。
深度睡眠阶段是生长激素分泌高峰,可促进脂肪分解。长期睡眠不足者,内脏脂肪的堆积速度比正常睡眠者快30%。
研究显示,缺觉者面对甜食时,大脑奖赏中枢激活强度增加60%。因此,使人更倾向于选择高糖高脂食物。
乔颖说,如果每天睡不够5小时,身体就会让大脑发出“饿了”的信号,触发“进食”行为。有研究发现:同样减肥,睡满8小时的人比睡5小时的人可多消耗55%的脂肪。睡眠不足时,身体会优先分解肌肉而不是脂肪来供能。减不下去的体重,都是被熬夜“省”出来的脂肪。
因此,睡眠不仅是恢复精力的过程,也是代谢调节、科学减重的重要环节。乔颖为大家送上科学“躺瘦”秘籍:
18-65岁成年人,建议每天睡7-9小时;65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天睡7-8小时。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睡觉和起床(包括周末)。避免长时间午睡,控制在20-30分钟。
白天补觉就可以抵消透支的睡眠吗?在睡眠的计算方式中,“0+1”并不等于“1”,睡眠没有叠加作用。熬夜后,白天补觉虽有一定作用,但只能适当减轻疲劳、补充体力,难以达到没有熬夜的状态。
“性价比”最高的减肥运动是什么?
“爱活力”创始人朱娴表示,运动不一定能让人变瘦,关键在于热量平衡的艺术。运动消耗的热量可能被其他行为抵消。例如,运动后食欲增加或心理补偿认为“运动后可以多吃”,导致摄入热量超标。跑步半小时仅消耗约300千卡,但一份火锅即可摄入超1000千卡。单一的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消耗有限,而突然的高强度运动可能扰乱代谢节律,反而减少总热量支出。运动类型过于单一,比如仅做瑜伽,长期缺乏有氧训练,往往体脂率会很高。减脂方式需结合有氧运动、柔韧训练、力量训练。
她指出,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就是减肥的“性价比之王”。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确保燃脂高效,中等强度运动可平衡脂肪消耗与身体负荷,避免肌肉过度分解或食欲激增;二是健康收益持续,强度适中、易坚持,场地限制少(如超慢跑可居家完成),同时避免高强度运动引发关节损伤或心血管负担。此外还要记住“两个满足”:一是满足条件,中等强度心率范围(170-年龄),或通过主观感受体验(运动中可正常说话但无法唱歌);二是满足频率,150分钟运动,建议每周5到6天,每天30分钟。
对于久坐人群,“精准性”尤为重要。碎片化运动叠加和整段运动时间的效果相差无几。我们要学会把握碎片化时间,单次运动时间超过7分钟,强度适合,就能对身体机能产生改善效果。其次,吃进去的每一口都在控制范围内,做到更加精细。这里有一个通用模版:每餐主食1个拳头、蔬菜2个拳头、肉蛋鱼虾1个手掌心大小,基本符合每日减脂的热量需求。此外,晚上最好在23时前入睡,保证7小时睡眠。平时可多吃一些含镁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南瓜籽等),注意放松肌肉。
不同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的人群,通过医疗筛查、体能评估、生活方式评估、针对不同疾病或希望实现不同目标,可以采用不同的运动处方。
栏目编辑:郜阳 题图来源:受访者提供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