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在他的日记里坦言:重庆谈判放走毛,全因这两点!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4 18:47 1

摘要:1945年,是中国人民的最值得庆贺的一年;在这一年,美国向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苏联红军也挥师南下,给盘踞东北的日军毁灭打击。

1945年,是中国人民的最值得庆贺的一年;在这一年,美国向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苏联红军也挥师南下,给盘踞东北的日军毁灭打击。

中国人民也在此刻发动全面反攻,一时之间,遍布中国大地上的日本士损失惨重。最终,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向日本投降。

在民族危机解除后,国民党蒋介石却动起了歪心思;他迫切想除掉毛主席,消灭共产党军队,从而统一中国,继续开始他的独裁统治。

因此,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就邀请毛主席来重庆赴“鸿门宴”。

蒋介石邀请毛主席赶赴重庆谈判,连续发放几次电报,同时密令驻延安的联络参谋周励武和罗伯伦,让他们仔细探查毛主席的态度。

周励武和罗伯伦是国民党军统特务,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派遣二人驻扎在延安,美其名曰“助力情报共享”。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蒋介石派遣此二人是为了监视延安和八路军的一举一动

周励武和罗伯伦在延安四处打探,当时中共高层都认为蒋介石此举是“大摆鸿门宴”,不应该去,所以,二人都想当然以为毛主席“不敢去”。

收到情报的蒋介石心里有底后,再次向毛主席发出邀请,区别于之前的电报密电,这次,蒋介石别有用心的将电报换成国内外广播。

这样做,如果毛主席赶赴重庆,自然是插翅难逃;如果毛主席拒绝前往,那就是向世界明明白白告诉世界:“毛主席破坏和平,想要挑起内战”。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像这种“阳谋”最难破解,最要命。

8月23日,料定毛主席不会来的蒋介石第三次致电延安,如果这次毛主席再拒绝,他就以此为由,向解放区发起进攻。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毛主席在当天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决定赶赴重庆进行谈判。

我们无法想象当时毛主席做了多大的勇气;因为以蒋介石卑劣的作风,将毛主席下狱折磨都是有可能的。因此,主席在离开延安前,特地交待刘少奇同志接替自己的职务,并让书记处增补陈云、彭真二人。

显然,毛主席已经做好了被长期关押甚至是赴死的准备。

为了国家和平,毛主席与周总理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前往重庆的飞机,陪同而来的有美国大使赫尔利与抗日名将张治中。

蒋介石也没想到毛主席能来,这一下就打乱了自己的部署。但自己曾三次邀请毛主席,海内外皆知,不能出尔反尔。于是,蒋介石只好硬着头皮前往迎接。

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乘机到达重庆,并见到了国民党高级官员,晚上八点半,在张治中的陪同下,毛主席应蒋介石邀前往赴宴。

两个老对手就这样会面了,两个做了一辈子的老对手就站在彼此身前,曾经两人在湘江河畔点兵点将,在抗日战场上互为犄角;如今两人再次相见,倍感唏嘘。

当天晚宴上,蒋介石为了营造一种和气氛围,闭口不谈政治;而毛主席也是见招拆招,双方在晚宴上气氛融洽。

晚宴结束后,蒋介石还邀请毛主席睡在宿林园,两党最高领导人睡在一个院子里,堪称史无前例,谁能想到,数年前,蒋介石还用数十万大洋悬赏毛主席项上人头。自然,那一晚两人都失眠了。

夜晚期间,数支宪兵部队到达主席窗户外边,驻足观望,主席保镖龙飞虎和陈龙两人非常紧张,已经默默拔出配枪,准备鱼死网破。

然而数分钟后,宪兵队最终还是离开了主席住所附近。两人时候回忆到:自己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打湿,这样的宪兵不止一批,两位忠诚的卫士一夜没睡。

小插曲之后,双方正式开始谈判,双方讨论的焦点是解放区军队和解放区政权。按照蒋介石的想法,共产党需要直接交出解放区和军队,这样无理的要求自然被主席否决。

但是为了谋取国内的和平,中共作出了很大的让步,从原来的缩编48师改为24个师,甚至20个师,也可以让出山东,江南部分解放区,但蒋介石依旧不愿意,谈判陷入了僵局。

看到不愿妥协的毛主席,蒋介石逐渐起了杀心,他打算借机扣押主席,甚至还在日记上已经罗列好毛主席的“罪状”。

但是,毛主席在赶赴重庆前颇有顾虑,美苏两国对政局进行斡旋,并联手担保主席的安全,因此,蒋介石一时之间还不敢做非分之举。

两党之间的深仇旧恨一时之间难以愈合,两党之间的利益纠纷也不是几天就能谈妥;因此,两党之间陷入了长期的争执。

看到谈判处于僵局,蒋介石决定为毛主席施加一点压力。8月16日,蒋介石密令阎锡山派兵攻取襄垣、潞城、长治、长子、壶关、屯留。

面对敌人的步步为营,延安待命的刘伯承与邓小平连忙开始谋划,集结晋冀鲁豫解放区军队集结太行山一代,总兵力高达3.1万人,甚至还有五万民兵参战。

我军在抗日战争中,深知阎锡山部队善于防守,因此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将长治周边的小城镇攻占,对长治进行合围。

经过长期对峙后,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弃城而逃。解放军迅速追击,俘虏了地方将领,此次战役,我军共歼灭阎锡山部队35000人,俘虏了十余名师长级别的将领,缴获了大量物资,让阎锡山几乎损失了三成兵力。

失败的消息传到蒋介石耳朵中,蒋介石气急败坏但也对毛主席也无可奈何。

与蒋介石处心积虑的迫害相反的是,毛主席一直泰然自若,在重庆还抽时间会见了陈立夫和戴季陶等进步人士。

除了蒋介石之外,国民党众多将领也心怀鬼胎。虽然不能杀害毛主席,但让毛主席出丑的机会还是有的。

因此,在宴席上,国民党众多将领纷纷举杯向主席敬酒,但主席酒量并不好,在多喝就有出丑的风险;就在此时,周总理站了出来,他开始一轮一轮的为主席挡酒。

周总理在加入我党之前曾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是这群国民党将领的“老先生”;因此,没有将领敢提出异议,纵使如此,满桌国民党将领居然没有喝过周总理。

最终,在内外压力下,蒋介石妥协,在十月十日签订《双十协定》,并放过主席离开重庆。当天,蒋介石派遣陈诚送主席回延安,而自己本人来回踱步,思考放走毛主席是否正确。

最终,蒋介石还是自信的放过主席,因为此时,他手中掌握着300多万的部队,觉得共产党部队不过是“土鸡瓦犬”。

然而,蒋介石还是忽视了整个抗日战争中,八路军自强不息克敌制胜的生命力,做了此生最后悔的决定。

来源:冷史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