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女士本来以为这个新闻只是个例,没想到在家检查后发现,自家的小米净水器,两根水管也被装反了!这意味着,全家四口人喝了整整6年的“废水”,跟喝了5年废水的李女士一家比起来,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了喝上健康安全的饮用水
如今
不少家庭都会安装净水器
还有人装上了全屋净水系统
今年3月
新闻坊报道了上海市民李女士的遭遇
↓↓↓
家里明明安装了净水器
却喝了近5年的废水
原因竟是机器上的管子接错了
让本该排掉的水喝进了肚子
而提供服务的品牌方
还是当初精挑细选的小米
当时呼吁大家赶紧自查
万万没想到
市民王女士也跟着自查了
没想到还真中了……
王女士本来以为这个新闻只是个例,没想到在家检查后发现,自家的小米净水器,两根水管也被装反了!这意味着,全家四口人喝了整整6年的“废水”,跟喝了5年废水的李女士一家比起来,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王女士告诉记者,为了让家人喝上健康安全的饮用水,2019年,自己在淘宝小米旗舰店购买了这款净水器,当时是店家包安装的。
但直到2个月前,王女士看到了一条小米净水器“纯水管”和“浓缩水管”被装反的新闻,立即联系了客服,安排师傅上门查看,才发现,自家的两根水管也被装反了。
王女士:
这么低级的错误,为什么会装反呢?我不知道你们公司的人是有培训过吗?
安装师傅:
当时师傅怎么给你搞的?
王女士丈夫:
关键都已经6年了,我们还是看了新闻,然后我们再来确认一下的。
王女士:
我们是抱着对小米品牌的信任,非常信任,本来是想买个更健康的,因为毕竟也是考虑到有小朋友,想让小朋友水喝得健康一点,对身体也好一点,但没想到小朋友(喝浓缩水)从6岁喝到了12岁。
根据小米的产品宣传,记者了解到,这款净水器的功能包括去除自来水中的杂质、余氯、重金属、细菌等,自来水被过滤后的杂质,会附着在滤膜上,为延长滤膜的使用寿命,会设定一道工序,让水去冲洗滤膜,冲洗完后的水就是“浓缩水”,也就是要排往下水道的“废水”。而由于管道接错,6年来,王女士一家喝的就是这样的“废水”。
王女士:
喝的水如果是废水的话,它本身里面可能有金属,那个重金属超标也会对肾脏会有负担的。
王女士称,出于对健康的担心,当天,安装师傅现场对水质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浓缩水的TDS数值,也就是水中总溶解物浓度比没净化过的自来水还要高得多。
安装师傅:现在(更换管道后),TDS值只有十几。
王女士:那你帮我测一下正常的水平。
安装师傅:正常的(自来水),应该是200多,这个废水的水,300多,340。
安装净水器的目的,就是为了过滤掉自来水中的杂质,但没想到浓缩后的杂质,却喝进了自己的肚子里,还长达6年之久,王女士的担心,当初李女士也提出过。
当时,上海小米家店服务商回复记者称,小米净水器分为2层水质过滤,第一层是PP棉活性炭,其能将自来水中的余氯、异色异味过滤掉,纯净水则需再次经过第二层反渗透膜过滤,这其中不能经过反渗透膜过滤的部分水体,就作为浓缩水排出。从本质上讲,水源都来自城市供水,消费者不必过于担心。
一般来说,自来水从水厂出来时是符合国家各项饮用标准的,但从水厂到用户家中这个过程,中间还有好几个环节,例如,如果你住在高层,就需要通过小区的二次供水设备,把水箱水经加压后再输送到家里,这当中,设备的维护保养、老化程度都会影响水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庭习惯烧水喝,甚至花钱安装净水器。
王女士和李女士家
安装小米净水器后
由于水管装反
饮用水的杂质比没净化过的自来水
还要高得多
那产品名字中“净水”二字
还有什么意义呢?
消费者又是为什么在买单?
更何况
这样的情况还并非个例
光是今年以来,通过媒体曝光的就有多起类似投诉了。1月,河北邯郸的李先生在更换龙头时发现了水管反装,3月上海的李女士,紧接着又是王女士,且这几位消费者,都是在2019—2020年购买的小米净水器。
王女士:
如果是同一个师傅安装的话,同一批小米净水器那他很有可能是误认为这个纯水跟浓缩水,可能他的概念是反的,所以他会把这一批人的安装全部都是错误的。那小米有没有在第一例案例出来的时候,它没有后续对其他的客户回访,做个确认,做个跟踪。
出于对品牌的信任,李女士和王女士当初都选择购买了小米净水器,但接二连三的水管装反事件发生后,品牌方后续的反应,显然是对不起这份信任的。
记者介入的这两起投诉
都是由消费者自查才发现的
而且距离安装已过去了五六年
今年3月李女士在联系小米时,虽然售后师傅上门查看后承认水管确实装反了,但商家最初却以超过三年安装记录被删除,表示无法确认安装错误是什么时候发生、以及是谁造成的。
而这次,接到王女士的投诉后,为了了解小米公司的态度,记者曾于4月23日拨打了小米公司的客服电话,2天后才等来了所谓的专员对接,之后,又等了近两周,对方才回应称:已经和用户达成一致,并为用户的净水器提供焕新升级服务。
节目播出前,对方又发来信息表示“两起接反案例的,都是安装工程师操作不当导致,与产品本身质量无关,不存在批量问题”。
如果产品的安全
每次都得靠消费者自己来把关
那下次大家还会再信任
这个所谓的知名品牌吗?
律师 张玉霞:
我认为这个事件不应该就处理一个消费者的事情,现在既然碰到了不止一例,作为经营方应当要去了解复查一下这些情况,尤其是当年同批次、同时期的这些用户,要进行核查。
根据消保法第19条的规定,经营者如果发现你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比如说要对他人的人身和财产造成危害和损失,那这个时候应当要以警示或其他的方式去减损,应该有社会责任感。
李女士和王女士的遭遇
也给大家提了个醒
来源:开屏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