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盛夏,蝉鸣声中,以勒冲村两户村民因宅基地界限剑拔弩张。闻讯赶来的黄执亮顶着烈日,在争议地块蹲守三个小时。他先是递上两碗凉茶让双方消火,再用少数民族语言“共饮一江水的人不该分彼此”拉近距离,最终通过比对土地确权证与实地丈量,在双方屋檐下划出一道双方都认
近年来
文山市喜古乡以
“打防结合 预防为主”为方针
践行基层治理“1552”工作模式
朝着“五个零”目标稳步迈进
于细微处彰显大智慧
用小创新书写基层治理大文章
以平安稳定绘就
新时代乡村善治新路
春风化雨 双语调解润民心
2021年盛夏,蝉鸣声中,以勒冲村两户村民因宅基地界限剑拔弩张。闻讯赶来的黄执亮顶着烈日,在争议地块蹲守三个小时。他先是递上两碗凉茶让双方消火,再用少数民族语言“共饮一江水的人不该分彼此”拉近距离,最终通过比对土地确权证与实地丈量,在双方屋檐下划出一道双方都认可的石灰线。当两双布满老茧的手重新握在一起时,这位皮肤黝黑的村支书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作为喜古乡以勒冲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执亮扎根基层调解工作十余载,年均化解矛盾纠纷60余起。他独创的“双语调解三步法”——先用民族语言拉家常,再用普通话讲法律,最后以乡规民约定分止争,让这个多民族聚集的村寨连续三年实现零诉讼。2020年,他荣膺“云南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千名调解能手”,调解室门口挂上的“黄执亮个人调解室”匾额,正是对他工作能力的最好证明。
文山市喜古乡以勒冲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黄执亮
基层治理不是绣花,胜似绣花。基层治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调解室“闲下来”。平时调解矛盾,看似吃了小亏,可你让出去的是一时利益,换回来的是几代人的和气。村里人最讲“面子”,调解时给双方都留足台阶,往后他们自己就能搭起“里子”。
村民 袁芳
黄书记很关心我们,村里哪家的情况他都很熟悉,有什么矛盾我们第一时间就是找他,慢慢地,现在生活真的好了,以前放在地里的锄头都会被别人拿走,现在人不在家开着门一天也没得事。
“育苗四节”法 育出治理新生态
当这样的“调解春风”吹拂过以勒冲村的田间地头,在十公里外的车期村,一场由党组织引领的基层治理“育苗行动”正破土而生——从个体智慧到系统革新,喜古乡的治理创新实践,正在多元探索中织就一张覆盖全域的“平安网”。
三年前的车期村,党组织涣散、干群疏离的阴云笼罩着山坳。面对车期之“困”,喜古乡党委以“四季耕作”的智慧,以“育苗四节”法为犁铧,在基层治理的沃土上播撒希望。
车期村的破局之战,从一条关乎千亩良田命脉的灌溉大沟打响。这条盘踞山腰11.7公里的“瘫痪”沟渠,因年久垮塌断流十余年,下游连片梯田常年“喊渴”。2021年10月,喜古乡党委将疏通水渠列为基层治理的破局行动:按照党员带着干、村民投工投劳一部分,施工队干一部分的方式,历时15个月攻坚,460万元资金化作8公里三面光沟,2023年5月通水时,汩汩清流不仅浸润了土地,更冲开了干群之间的“隔心墙”。
文山市喜古乡车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胡忠昆
修这11.7公里的大沟,是咱们村“破壳期”的头等大事,这条沟修的不仅是水路,更是党群连心的路!下一步,我们要把“育苗四节”法扎得更深,让车期村从“治理样板”变成“共富标杆”。
近年来,依托“育苗四节”法,按照播种期强队伍,刀刃向内重塑组织根基,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激活党员先锋力量;破壳期解民忧,以“一渠一路”攻坚破冰,疏通灌溉命脉、打通产业动脉,用民生实事重铸干群信任;生长期建机制,以《村规民约》凝聚共识,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治理框架,让群众从“旁观者”变“参与者”;拔节期塑新颜,推进道路硬化、裸墙彩绘、排污管网等“美村工程”,实现村庄“面子”“里子”双提升4种方式,车期村党组织凝聚力显著增强,民生工程落地生根,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逐渐成形,昔日的“后进村”终成“治理样板”。
村民 李永仙
过去村里脏乱差,邻里间常为小事吵得脸红脖子粗。如今路平了、墙美了,矛盾在村里就能解决,现在,大家互帮互助,连扫个地都能聚成一片笑声。
试点打造 五“零”成效明显
近年来,喜古乡历来高度重视开展深化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治理创新,认真践行文山市基层治理“1552”工作模式,以“创建平安喜古”活动为载体,狠抓各项措施落实,确保了全乡经济社会平安稳定发展。
2024年以来,喜古乡交通违法行为同比大幅下降,未发生亡人事故,未成年人行政违法人数同比下降400%,全乡连续两年未发生未成年人犯罪和被侵害案件;全乡超过6年未发生赴省进京上访事件和群体性上访事件;全乡刑事案件同比下降50%,治安案件同比下降71%,全年未发生电信诈骗案件,连续10年实现刑事案件“零发案”;全乡连续3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自2018年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以来,全乡连续6年实现“零黑恶”。
文山市喜古乡党委副书记 何万洋
下一步,喜古乡将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构建高效矛盾纠纷化解体系。继续深化落实“1552”工作模式试点打造任务,将以勒冲、车期作为试点,依托以勒冲村“黄执亮调解工作室”和车期村“育苗四节”工作法,并结合其他各村委会特色优势,将试点经验向全乡推广,推动全乡实现“五零五不”工作目标。
来源:云南政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