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中兴|振兴画卷在乡野间舒展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5 10:23 1

摘要:智能鸡舍轻响科技韵律,桃花林海漫溢三产馨香,老厂房与新业态碰撞火花,石榴红与乳品白交织健康图景,空心村蝶变为诗意栖居……眼下,一幅“产融互促、多元共生”的振兴画卷在枣庄市市中区乡野间舒展。

智能鸡舍轻响科技韵律,桃花林海漫溢三产馨香,老厂房与新业态碰撞火花,石榴红与乳品白交织健康图景,空心村蝶变为诗意栖居……眼下,一幅“产融互促、多元共生”的振兴画卷在枣庄市市中区乡野间舒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市中区深挖地域特色资源,构建“辣子鸡、休闲食品饮品、种业种苗、社会化服务、农文旅”五链共建的现代农业体系,推动传统农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在孙枝鸡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项目现场,标准化鸡舍与智慧化管理系统相得益彰。这一项目依托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孙枝鸡”,联合科研机构打造从育种、养殖到加工、销售的完整链条,预计三年时间年产值突破10亿元。而在晟达菲尔大健康高端食品产业园,全省首条万吨级NFC无菌冷灌装生产线高效运转,将本地石榴精深加工为高端饮品,带动万亩种植基地农户增收。

今年3月,在市中区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市中区委书记宋磊明确提出坚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进一步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持续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一鸡活、百业兴”的枣庄辣子鸡美食文化城,则是传统美食焕发新生的典范。通过设立创新研究院、直播基地等平台,市中区推动辣子鸡产业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带动就业逾万人。

走进杜庄桃源里农文旅综合体,万亩桃园与艺启共富坊、科普教育基地交相辉映,在青山绿水间书写“一棵树富一方人”的鲜活故事。该项目以“桃”为媒,串联观光采摘、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业态,预计年接待游客超32万人次,村集体年增收约46万元。类似的创新实践在薄板泉“板泉山居”同样可见:闲置农房经设计改造,变身“国学课堂”“吉祥庄园”等特色空间,昔日的空心村蝶变为近郊旅游打卡地。

市中区还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龟山风景区通过“雾森秘境 独占鳌头”提档升级工程,打造飞天魔毯、天空之镜等网红项目;下杜庄村依托百年蜜桃种植传统,推出“登龟山、游百子、赏文创”特色线路,实现“农业+文旅”深度融合。

乡村振兴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市中区率先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参与”模式,依托南部山区天然资源、薄板泉村独特乡村风貌,倾力打造“板泉山居”项目,通过“国企引领+全域运营”的创新模式,对南山周边闲置老房、空院等进行统一流转、设计、施工、运营,布局吉祥庄园、国学课堂等10余个沉浸式特色空间,全面激活乡村生态价值与产业活力,带动村民增收。

当鸡鸣唤醒晨曦,桃香漫过黄昏,这片土地正以多元路径,奏响新时代的田园交响。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市中区以全链条思维推动三产融合,以市场化机制激活要素资源,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可复制的振兴之路。

来源:大众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