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间地头触摸振兴脉搏 银川市“行走的思政课”走进乡村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5 10:28 1

摘要:“第一次在沙地种红薯,我满心期待着秋天能再来收获果实。”5月14日,银川市金凤区第一小学的学生左佳玉在参加完种植比赛后,眼中满是憧憬。当天,银川市“行走的思政课”之“乡村里的思政课”实践教育活动在金凤区良田镇举行,活动以“行走乡土间 共筑振兴梦”为主题,旨在探

“第一次在沙地种红薯,我满心期待着秋天能再来收获果实。”5月14日,银川市金凤区第一小学的学生左佳玉在参加完种植比赛后,眼中满是憧憬。当天,银川市“行走的思政课”之“乡村里的思政课”实践教育活动在金凤区良田镇举行,活动以“行走乡土间 共筑振兴梦”为主题,旨在探寻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

现场授牌。

此次活动由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精心主办,金凤区教育局全力承办。现场对金凤区第一小学等10所学校授予“思政教学实践基地”牌匾。

栽种比赛。

在金凤区第三十七小学,孩子们踏入金凤区青少年农耕文化教育实践基地,近距离观摩着各种农具,聆听老师讲述农业发展的悠久历史,沉浸式感受着浓厚的乡土文化氛围。而其中最令学生们兴奋不已的,当属劳动种植环节。每人手持一棵红薯苗,看谁能把红薯苗种得又快又好。尽管许多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栽种,但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他们有模有样地挖沙坑、栽苗、培土,干得热火朝天,欢声笑语回荡在田间地头。

非遗工作坊同样热闹非凡,各个展位凭借灵动精美的成果展示和充满趣味的现场互动,迅速“圈粉”无数。同学们在这里尽情发挥创意,有的专注地尝试制作版画,有的在画布上飞针走线,还有的拿起松果,准备制作可爱的“猫头鹰”手工艺品。“我们的版画非常受欢迎,已经送出去20多幅了,还有不少同学想要预定呢。”金凤区第八小学版画社团的学生马芸熙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动手试一试。

“乡村里的农耕文化、民俗故事在这里都化作了一本本鲜活的教材,为思政教育赋予了更为厚重的乡土底色。”金凤区第八小学校长刘芸深有感触地说,“学生们在田间地头亲身参与劳动、讲述农耕知识,这种沉浸式体验远比课堂上的说教生动百倍,也让我深刻意识到城乡教育互补所蕴含的巨大价值。”

学艺。

据了解,银川市“行走的思政课”项目围绕红色足迹传承、时代脉搏发展、绿水青山生态等多元主题展开。通过在校园、社区、场馆、乡村、企业等不同场景灵活切换,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精心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并借助品牌化打造、主题化设计、数字化赋能等手段,全力塑造思政育人新亮点,为学生们的成长之路点亮了一盏盏明灯。

“‘乡村思政课’以低成本、高共鸣的方式,成功拓宽了乡村孩子的视野,也让城市孩子在‘行走’中补上了缺失的乡土课。”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力守护好乡村教育的独特基因,积极搭建更多优质平台,让这份珍贵的乡土智慧反哺城市教育,努力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想育人格局,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筑牢根基。(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焦小飞 文/图)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