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3日,一场关乎数亿人生活的监管风暴正式落地——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五部门,对京东、美团、饿了么三大外卖平台展开集中约谈。这场被网友称为"外卖行业生死转折点"的行动,直指恶性竞争、骑手权益、食品安全三大核心
5月13日,一场关乎数亿人生活的监管风暴正式落地——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五部门,对京东、美团、饿了么三大外卖平台展开集中约谈。这场被网友称为"外卖行业生死转折点"的行动,直指恶性竞争、骑手权益、食品安全三大核心病灶,揭开了这个万亿市场光鲜背后的血色真相。
一、血色配送:算法压榨下的生命悲歌
4月29日至5月4日,山东枣庄饿了么站点两名连襟骑手袁某、梁某先后猝死,软件记录显示两人日均工作超11小时,最高单日完成70单。更令人痛心的是,平台以"节假日不允许请假"为由,用200元全勤奖变相强制出勤,导致袁某五年仅休1天春节,甚至在妹夫葬礼期间仍被迫接单。这类悲剧并非孤例,《2024年新业态从业者健康报告》显示,60%骑手日均工作超12小时,30%存在心血管疾病隐患,北京某站点去年猝死案例中87%连续工作超10天。
这种"拿命换钱"的生存困境,根源在于平台算法设计的系统性压榨。某团"超脑"系统通过动态定价、距离压缩等技术,将配送时间压缩至生理极限,上海试点的"11小时强制休息"因系统自动派单形同虚设。骑手为维持月均5000元收入,日均骑行160公里,相当于马拉松运动员训练强度,而每单收入仅4-7元。更荒诞的是,平台每月扣除260元保险费,却在事故后以"未穿戴工装"等理由拒赔,暴露"灵活用工"背后的权益真空。
二、监管重拳:五部门划出三条生死线
面对行业乱象,五部门约谈明确了三大整改方向:
1. 公平竞争:终结烧钱内耗
针对京东"全年免佣金"引发的百亿补贴大战,以及美团"二选一"限制骑手跨平台接单等恶性竞争行为,监管部门要求平台立即停止"零和博弈",保障劳动者自由选择权。京东已率先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覆盖超1万人,倒逼美团、饿了么跟进社保试点,行业正在从"外包逃避责任"转向"正式工保障"。
2. 食品安全:从速度优先到质量至上
针对"幽灵店铺"、预制菜未明示、封签破损等问题,监管部门要求平台建立双向通报机制,实时追踪商家证照有效期,并推广"食安封签"和"明厨亮灶"。宾县市场监管局近期清理违规商户超百家,内蒙古要求商家公示菜品分量减少浪费,厦门更试点按电动车合法时速25公里/小时设定配送时限。
3. 算法人性化:让系统保护骑手而非压榨
针对"困在系统里"的行业痛点,五部门要求平台优化配送计划,建立防疲劳提示机制,并保障骑手法定节假日报酬。美团在广西试点取消超时扣款,改为积分激励;京东宣布2025年起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这些改变正在将骑手从"算法工具人"还原为"有尊严的劳动者"。
三、行业变局:从资本游戏到价值重构
这场约谈引发的连锁反应已在行业显现:
消费者将迎来更透明的外卖体验。未来订单页可能直接展示后厨直播,预制菜标识一目了然,封签破损可拒收。但补贴减少或导致优惠缩水,需为"质量升级"支付合理溢价。
骑手权益保障进入实质落地阶段。跨平台接单自由、社保全覆盖、强制休息机制等改革,正在重塑劳动关系。厦门新规要求平台关注骑手疲劳度,上海法院判决平台对交通事故承担连带责任,这些突破为行业转型提供司法范本。
平台竞争逻辑发生根本转变。京东、美团、饿了么正从"烧钱抢市场"转向供应链优化,通过数字化管理提升效率。专家预测,未来行业将形成"制度约束+技术赋能+社会共治"的治理模式,真正实现"送得出速度,更送得出温度"。
正如网友评论:"外卖的终极价值,不是半小时送达的速度,而是让每个人手中的那餐饭,安全、温暖、有尊严。"五部门约谈不是行业的休止符,而是升级的催化剂。当资本学会敬畏规则,当算法注入人性温度,这个服务数亿人的行业,才能真正"送"出可持续的未来。
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