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出镜 | 一名大学生乡村医生的待成长便签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5 12:02 1

摘要:我叫刘涛,是山西中医院大学方剂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毕业典礼那天,当我捧着学位证书站在礼堂外的梧桐树下时,儿时在镇卫生院看病的画面突然涌来:暴雨冲刷下墙皮脱落的诊室,褪色泛黄的红十字标志在风里摇晃,像块挂了三十年的旧门帘……当我决定报名当乡村医生时,家里亲戚有的

我叫刘涛,是山西中医院大学方剂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毕业典礼那天,当我捧着学位证书站在礼堂外的梧桐树下时,儿时在镇卫生院看病的画面突然涌来:暴雨冲刷下墙皮脱落的诊室,褪色泛黄的红十字标志在风里摇晃,像块挂了三十年的旧门帘……当我决定报名当乡村医生时,家里亲戚有的摇头叹气,有的拍着我肩膀说“好样的”——而我既欣慰能继续从医,又忐忑怎么把书本知识用到实际中。

通过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的选拔,我如愿成为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中涧河镇耿家庄村卫生室的一名村医。当我穿上白大褂坐在诊室里,摸着掉漆的木头桌子,看着墙上贴着健康教育海报,窗台上晒着中药柴胡。翻开记录本,看见昨天给王大爷开的降压药旁边,还记录着他念叨的“夜里总起三次夜”。药柜里,阿莫西林和艾草捆挨着摆放,紫外线消毒灯照着老村医留下的铜捣药罐。这一刻我终于明白,诊桌上的记录本和墙上的宣传栏都在诉说着:这是一场理论与实践交织的修行 。

从己身到他人:共情与责任

孕期参加考试的特殊经历,让我对母婴健康有了更深的理解。如何用通俗的插图讲解产检要点,让孕妇主动参与检查、降低风险?这是需要持续探索的方向。到岗首月,听到婴幼儿接种疫苗时的啼哭,总会想起自己的孩子。啼哭是暂时的,但如何让家长明白疫苗接种的必要性?或许可以通过数据搭建信任:用发病率对比(接种前后)、疾病危害等直观信息,结合同理心沟通。例如,告诉家长:“疫苗是科学家代代接力传递的‘保护’,我们都在尽力给孩子最好的,而及时接种就是最坚实的屏障。”用故事传递理念,用数据支撑情感,能让沟通更有温度。

中医药的乡土实践:传承与创新

如何将数据分析能力融入慢病管理?我计划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档案按中医证型分类,制定个性化养生方案。例如,将《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编成顺口溜,让村民易记易行。虽难成典籍中的“苍生大医”,但愿如蒲公英般,将中医药的种子播撒在田间地头。

此外,优化公共卫生服务流程也是重点:减少村民“跑空趟”,在随访中精准指导,推广中医体质辨识至中青年群体。通过饮食、起居、情志等针对性调整,帮助村民改善体质,提升生活质量。这些探索,都将一一记录在我的成长手记中。

乡间的健康哨兵:守护与联结

晨雾漫进诊室的时刻,我看着新旧字迹交叠的防治结核宣传栏,突然懂得医学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抉择:就像当归既能活血又善止痛,现代抗生素与艾灸盒在同一个药柜里呼吸,电子档案的蓝光映着竹制针灸包的脉络,竟有种奇妙的和谐。

如今巡诊包里除了血压计,我总塞着几块水果糖——给孩子测体温时用得上;健康讲座的PPT里插入了玉米地照片,把“膳食纤维”说成“肠子里的扫帚”。这些日子我才懂得,在乡村当医生,不仅要治身上的病,更得听懂土地的心跳。就像播种要顺应农时,健康守护也得顺着乡亲们的日子,慢慢长成他们生活里的枝枝叶叶。

此刻,卫生室裂了缝的玻璃柜门上映着我那张脸——学生气的轮廓,如今也被山风磨出了棱角。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我与乡亲们的健康之约,正缓缓展开新的篇章。(作者:郝东亮 杨蕾 刘涛)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