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丨华中科技大学翁秀芳团队揭示HBV感染相关肝衰竭中关键免疫细胞亚群变化新机制与临床意义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5 12:53 1

摘要:2025年4月29日,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翁秀芳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发表题为“Liver transplant-facilitated CD161+Vα7.2+MAIT cell recovery demonstrates c

2025年4月29日,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翁秀芳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发表题为“Liver transplant-facilitated CD161+Vα7.2+MAIT cell recovery demonstrates clinical benefits in hepatic failure patients”的研究论文。在这项工作中,研究团队揭示了肝损伤程度不同的HBV感染患者体内MAIT细胞显著耗竭、功能失调,并与疾病严重程度和胆汁酸积累相关。肝移植治疗有助于患者MAIT细胞数量和功能的逐渐恢复,移植受者TCR激活的MAIT细胞显示出更强的保护能力。同时MAIT细胞可作为肝衰竭患者和移植后患者临床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率高,HBV相关失代偿性肝硬化和进一步发展的急慢性肝衰竭是亚太地区常见的肝衰竭类型,导致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综合征,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黏膜相关恒定T(Mucosal-associated invariant T,MAIT)细胞是一类在人类肝脏中显著富集的固有免疫样T细胞亚群,在各种肝脏疾病中具有保护和致病作用,发挥抗微生物、免疫调节、组织修复和促炎等多种作用,但是MAIT细胞在肝衰竭患者和肝移植术后的变化和作用仍不明确。

研究发现肝衰竭患者体内MAIT细胞频率显著降低,外周血和肝脏中降低的MAIT细胞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研究发现肝衰竭患者肝脏内胆汁酸代谢物和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同时肝衰竭患者血清胆汁酸水平与MAIT细胞频率之间存在负相关趋势。外源性胆汁酸以剂量依赖的方式移植MAIT细胞扩增,胆汁酸和促炎细胞因子均会影响MAIT细胞细胞因子的产生和CXCR6的表达。

值得注意的是,肝移植后恢复的MAIT细胞来自肝移植受体本身而非供体移植肝脏。肝移植后恢复的循环MAIT细胞具备保护潜能。肝移植后MAIT细胞的恢复与患者临床结局密切相关,肝移植受者移植后循环MAIT细胞频率和肝损伤相关临床指标显著负相关,并与血清总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移植后一个月内,MAIT细胞频率显著恢复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而MAIT细胞频率恢复不良的患者与长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相关,表明移植后患者循环MAIT细胞可作为肝移植后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总之,研究证明了在HBV相关肝衰竭患者中MAIT细胞严重耗竭、功能失调,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在肝移植后得到挽救。研究结果表明,受体源性的MAIT细胞是高度敏感的功能亚群,可预测临床结果,并为肝衰竭患者和肝移植术后患者的潜在治疗目标指明方向。

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王伟博士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代辰医师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基础医学院翁秀芳教授和器官移植研究所陈知水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

来源:专注瘦身口腔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