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气短 ≠ 心脏病,元凶可能是哮喘!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5 17:27 1

摘要:许多人一旦出现胸口发闷、呼吸不畅以及稍作活动便气喘吁吁的症状,往往首先怀疑自己是否患上了心脏病,临床上也常被诊断为心肌缺血。然而,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同样可能引发类似的症状,尤其是“咳嗽变异性哮喘”或“胸闷变异型哮喘”这两种特殊类型的哮喘。由于它们可能没有明

许多人一旦出现胸口发闷、呼吸不畅以及稍作活动便气喘吁吁的症状,往往首先怀疑自己是否患上了心脏病,临床上也常被诊断为心肌缺血。然而,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同样可能引发类似的症状,尤其是“咳嗽变异性哮喘”或“胸闷变异型哮喘”这两种特殊类型的哮喘。由于它们可能没有明显的喘息声,因此容易被误诊为心脏病或焦虑症。

症状特点哮喘可能性大心脏病可能性大胸闷性质像有东西压着,但无明确疼痛可能伴随压迫感、绞痛或放射痛诱发因素冷空气、粉尘、花粉、运动等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餐后缓解方式远离过敏原或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伴随症状可能咳嗽、夜间或凌晨加重可能伴随心悸、下肢水肿、乏力

如果您的症状更符合哮喘的特点,建议尽早就诊呼吸科,而不是只关注心脏检查。

肺功能检查(核心诊断方法)

支气管舒张试验: 首先测定基础肺功能,随后让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15分钟后再次进行肺功能测试。若气道阻塞显著改善,则支持哮喘的诊断。

支气管激发试验: 主要针对症状不典型的患者,通过吸入乙酰甲胆碱等刺激物,观察气道是否存在过度反应,从而评估气道敏感性。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

反映气道炎症水平,数值高提示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常见于哮喘。

过敏原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液IgE检测,帮助明确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

胸部X线或CT

主要用于排除其他疾病(如肺炎、肺气肿、肺癌等)。

哮喘目前尚无法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症状,维持正常生活。治疗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类:

控制药物

(长期使用,以抗炎为主)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

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是哮喘治疗的基石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可有效减少炎症反应。

常见误区:许多人担心激素的副作用,但吸入型激素的剂量较小,全身性副作用极少,远比长期口服激素更安全。

ICS与长效β₂受体激动剂(LABA)复合制剂:

如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舒利迭)、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信必可),这类药物兼具抗炎和支气管扩张的作用,适合中重度哮喘患者使用。

(在急性发作时使用)

短效β₂受体激动剂(SABA):

如沙丁胺醇(万托林)、特布他林,能够快速缓解气喘症状,但不应过度依赖(频繁使用通常表明哮喘控制不佳)。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如孟鲁司特钠(顺尔宁),适用于过敏性哮喘或运动性哮喘患者。

生物靶向治疗

(适用于重度哮喘)

例如奥马珠单抗(抗IgE抗体),适用于难治性过敏性哮喘的治疗。

坚持规范用药

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需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控制药物,切勿擅自停药。

远离诱发因素

避免接触冷空气、烟雾、尘螨、宠物毛发等常见诱因。密切监测病情

可在家中使用峰流速仪定期监测肺功能,及时掌握病情变化。

合理进行运动

适度的锻炼(如游泳、快走)有助于增强肺功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诱发哮喘。

定期复诊评估

每3-6个月进行一次病情评估,根据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表明哮喘急性发作,需立即就医:

(1)呼吸极度困难,难以说出完整的句子;

(2)嘴唇或指甲呈现青紫色(提示缺氧);

(3)使用急救药物后症状未见缓解;

(4)心率异常加快或出现意识模糊。

温馨提示

胸闷气短未必是心脏病的征兆,哮喘也可能伪装成“心脏不适”。若怀疑哮喘,应尽早前往呼吸科就诊,通过肺功能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尽管哮喘无法根治,但通过规范用药和科学管理,完全可以有效控制,不影响正常生活。

1.不要自行诊断,应先进行肺功能检查。

2.控制药物需长期使用,切勿在症状好转后擅自停药。

3.避免诱发因素比临时用药更为重要。

作者: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主管药师 田莹

审稿专家: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副主任药师 安薇

来源:PSM药盾公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