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石阡县坚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深入实施“错位发展、串珠成链”的方法论,以擦亮“山水茶城”四张名片为总揽,因地制宜推动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谱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石阡县聚焦“山水茶城”谱写县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石阡县坚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深入实施“错位发展、串珠成链”的方法论,以擦亮“山水茶城”四张名片为总揽,因地制宜推动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谱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是打造“经济山”。聚焦富集自然资源,立足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创新打造“新能源+”新业态,积极探索“风光+农业”“风光+旅游”复合模式,大力实施新能源开发项目,推动清洁能源强县和工业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推进清洁经济正朝着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形成新能源和农业、旅游业融合的新局面。2024年,全县风光项目的上网电量约7亿千瓦时,年产值2.7亿元,纳税近3000万元。
二是做优“经济水”。积极抢抓贵州打造温泉大省机遇,做优“温泉+”旅游品牌,建设多个温泉旅游综合体,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完善景区配套设施,以温泉养生为切入点,推动多产业融合发展,相继推出“温泉+康养”“温泉+非遗”“温泉+美食”“温泉+茶艺”等旅游产品,先后邀请名人、网络达人、网络大V博主等进行探店打卡,拍摄视频宣传推介,将“热资源”转变为“暖经济”。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量达476.49万人次,同比增长20.99%;旅游总收入47.62亿元,同比增长22.12%。
三是做强“经济茶”。立足苔茶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条件,将全县10个乡镇(街道)186个行政村的茶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推进规模化生产加工,提升品牌影响力,以集群发展之势做强茶产业。创新拓宽销售渠道,以婚庆、节假日等时间为主题向顾客推出伴手礼定制,“线下+线上”平台展卖,通过淘宝抖音等线上平台“乘云出山”走向全国。截至目前,全县有茶园43.6万亩,茶产业加工企业达180家,石阡苔茶品牌价值评估达16亿元,居全国100强之列,带动茶农增收效果也更加明显,全县涉茶农户超过10万人。
四是扮靓“经济城”。通过集中力量推进棚户区改造、城市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地下管网分阶段、分步骤改造,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深入实施“强村富民”行动,采取“县级领导联村、乡镇领导包村、县直机关单位结对”的包联机制,以支部引领、平台共建、抱团发展的思路,推动政策、资源、力量在乡村聚集,探索“党组织+数字经济+群众”强村富民新路径。目前,全县已有306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年经营性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2024年,全县农特产品销售突破3.5亿元,30多款农特产品实现全网销售,直播带货300多场,销售额达2890.37万元,辐射带动8964人就业。
推荐阅读微编:杨 阳来源:贵州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