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7 00:00 3

摘要:介绍思维导图的概念。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形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目的,结合教学实例,探索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及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笔者意在通过对可视化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助学、促学作用的充分发挥,助力学生把握词汇的实用价值,扩大词汇量;解构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马成华

摘要:介绍思维导图的概念。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形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目的,结合教学实例,探索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及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笔者意在通过对可视化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助学、促学作用的充分发挥,助力学生把握词汇的实用价值,扩大词汇量;解构语篇的主题意义,深层次阅读;架设英语写作框架,有价值表达,更好地促进其学思结合、学做结合、学用结合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形成,为其深度学习、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语;词汇;阅读;写作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一种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将学习者、思考者的思维过程、思考方式及思想轨迹清晰呈现出来的可视化思维工具,具有较突出的直观性、模块性、集成性与逻辑性。自《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思维品质”定位为学生形成与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以来,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思维导图引领、启发学生展开一系列具有关联性、综合性与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便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基于此,以彰显与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作用为切入点,对在词汇、阅读及写作三种课型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一、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把握词汇的实用价值,扩大词汇量

词汇是高中英语课程中最为基础的英语语言知识,是英语语言中单词和词组的总和,又称为语汇。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在以进阶学生思维品质为锚点,组织他们开展英语词汇学习时,教师要重视对其词块意识的培养。教师可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思维引领及发散作用,让学生以具体语境的主题为中心词,建构思维导图,用英语词汇命名相关事物、进行指称、特点描述与概念说明,从而使他们更准确地把握英语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实用价值,进一步扩大词汇量,促进词汇准确理解能力和确切表达能力的提高(林湘怡 2022)。

例如,在讲授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2 Sports and Fitness中Topic Talk板块时,教师引领学生围绕话题“Sports and Fitness”展开口语交际活动,建构与频率、锻炼、自身条件、习惯相关的英语词汇语言知识。在引出话题时,教师呈现以下思维导图(见图 1),启发学生在具体的交际语境中迁移运用已知进行有逻辑与条理的表达交流。

由此一来,学生便可以利用趣味性较强的思维导图自觉、主动地运用已有英语词汇,描述具体运动项目名称、体育运动的规则、运动员的名字及保持健身锻炼习惯的方法,从而自然而然地衍生出与运动频率、锻炼项目、自身体质条件及生活习惯相关的英语单词与词组,如never、seldom、sometimes、often、usually 及 play basketball、play football、go walking、go bowling、go to the gym,eat fruit、walk to school等。届时,教师以学生交流时所表达出的词汇为本课词汇教学的重要素材,以问题“How to sort out these messy English vocabulary?”激活其词汇学习热情及正确分类词汇的好奇心,促使其主动尝试运用思维导图对词汇进行梳理(王尧 2022)。

在这一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难以用具有总结性、统摄性的中心词对上述词汇做出正确归纳与分类的词汇学习问题。由此,教师引领学生以突破词汇学习障碍为目标,将运用思维导图建构Vocabulary Builder(词汇建构器)的方法与技巧教授给他们,让他们学会从交际语境中提炼出具有引领性的主题,以实现对词汇的正确分类(见图 2)。

教师应用思维导图引领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知识,这样不但能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词汇是英语语言中最小且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逐渐增强词块意识,还能让他们根据Vocabulary Builder的提示,将更多描述频率、运动项目名称、自身条件及生活习惯的词汇补充到图2中,对词汇与句法、语义之间的关系及其他词语之间的联系形成较深刻的认识,从而扩大其词汇量,并锻炼其词汇应用能力。

二、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解构语篇的主题意义,深层次阅读

阅读是高中英语课程中最为重要与核心的课型,也是学生形成与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渠道(蔡淑莲 2022)。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在应用思维导图引领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时,教师可立足语篇,启发学生根据语篇的表达逻辑、文本结构及语篇类型,对文本各段内容展开深度探析与精研细读(胡亮 2022)。

例如,在讲授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sson 3 Internet and Friendship时,在引领学生阅读与分析The Internet Harms Friendships和The Internet Helps Friendships两个语篇时,教师将思维导图融入读前、读中及读后三个环节。

首先,在阅读语篇前,教师从标题中提取出与学生实际生活切实相关的英语话题“Do you think the internet helps or harms friendship?”,驱动学生从自身的实际生活感受出发,从积极与消极两个角度围绕话题展开探讨与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将对该话题产生的想法补充到思维导图(见图3)中,以发散与活跃他们的英语思维,并鼓励他们对互联网对友谊的积极影响与负面影响做出有理有据的论述说明,从而为其充分理解与把握两个语篇的内容奠定基础。

其次,在阅读语篇时,教师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划分语篇阅读小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应用Scan、Skim等阅读技巧,阅读第一个语篇The Internet Harms Friendships,并在他们初步完成阅读后提出问题:“What content does blogger Robert mainly describe in the discourse‘The Internet Harms Friendship’?” “How does blogger Robert express his opinion on the damage to friendship caused by the internet?” “Why does blogger Robert believe that the internet damages friendship?”由此将学生从对语篇的阅读分析引领到对语篇的主题、内容、意图和情感及文体和语言的解读上,使他们充分把握该语篇的“总—分—总”写作结构,并将语篇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由第一段构成,博主罗伯特(Robert)提出互联网会损害友谊的核心观点;第二部分由第二到四段构成,博主罗伯特用连接词Firstly、Secondly与Thirdly围绕互联网会损害友谊的核心观点,提出三个分论点:网上聊天不能取代面对面交流,网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网络关系并不真实;第三部分为最后一段,博主罗伯特从自身出发,认为维持健康的友谊关系的最好方法是面对面交流。

如此,学生便在教师所设问题的引导下,充分认识与把握阅读议论性文章的基本逻辑——先粗略阅读文章,把握文章的写作结构;再依据文章的写作结构,从标题或第一段中找到作者的中心论点,以其中的关联词、过渡词或连接词划分文章各部分内容,并从文章中提取出主题句(分论点);最后依据主题句,挖掘支撑分论点的其他信息,如实例、原因等(程岚岚 2022)。

最后,在阅读语篇后,教师立足学生英语语言学习需要,为各个阅读学习小组布置驱动性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任务与思维导图的作用下,紧密地围绕两个语篇所传达的主题意义——“人与社会: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People and society: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social interactions)”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交流与思辨表达。

通过合作推进以上三项英语阅读学习任务,以及围绕“互联网对友谊的影响”话题进行辩论与探讨,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但在绘制思维导图、表述见解和观点的过程中得到充分锻炼与提高,形成积极思辨的学习习惯,还在对互联网是否有益于友谊这一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做出基于个人经验与实际案例的说明分析时对英语语言的实用性形成高度认同,实现深层次语篇阅读与对英语主题意义的深刻理解,从而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三、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架设英语写作框架,有价值表达

英语写作是高中英语课程中最能够体现学生英语学习水平与语用能力发展情况的课型。《课程标准》对学生英语语言表达与使用的得体性、规范性与有效性提出了较高的学业标准。因此,在应用思维导图开展英语写作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努力创设贴近现实的交际语境,增强学生对交流语境的感知与交际对象的认识,使其学会根据书面表达的实际意图做出更规范与有价值的语言表达和书面交流,从而提升其英语语用意识与语用水平。

例如,在讲授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7 Art的Writing Workshop时,教师组织学生围绕写作任务“A Formal Email”进行书信类英语习作练习。在学生通过阅读写作要求与例文充分把握本次英语书面表达意图为撰写一篇正式的电子邮件邀请信后,教师创设邀请家长参加家长会的真实交际语境,将他们带入家长会策划者的角色身份,并鼓励他们以此为架构英语写作大纲思维导图的核心关键,梳理并总结出写一篇正式电子邮件的要点,即确定电子邮件主题、发送与接收电子邮件的地址、有礼貌地提出邀请、清楚得体地指出家长会活动的举办地点和时间等要素。由此,学生在正式进行英语写作时,能够以思维导图为写作大纲,迁移运用已有书信类语篇学习经验与语用知识,撰写出一篇更有实际表达意义与实用价值的英语邀请信,其写作的逻辑性、条理性与得体性也会因此而有所提高与加强。

总而言之,将思维导图合理地运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不但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其思维的批判性、创新性、逻辑性与发散性,促进其思维品质由低阶进阶到高阶,还对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现实意义。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立足不同课型与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需要,将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方法更多元的思维导图融入并贯穿到英语教学全过程,从而引领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引用文献

蔡淑莲. 2022.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J]. 英语教师,(23):182-184,188.

程岚岚. 2022. 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课堂探索——思维导图在英语读写教学中的运用 [J]. 中学生英语,(8):148-149.

胡亮. 2022. 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J]. 新课程,(42):144-145.

林湘怡. 2022.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J]. 新智慧,(36):76-78.

王尧. 2022. 思维的体操——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学生英语,(48):29-30.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3]GHB1016)的研究成果。

来源:永大英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