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专访,戳穿了31岁陈梦的“真实处境”,樊振东的话,有人信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7 06:30 2

摘要:这个在巴黎奥运会上卫冕女单冠军的青岛姑娘,眼神里少了几分四年前的锐利,多了些历经风雨后的温润。

文|紫薯丸子

编辑|洲洲影视娱评

“竞技体育是以结果为导向的,乒乓球不能输”。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轻轻叩开了中国乒乓球队顶级运动员的生存真相。

01、逆境重生

25年5月,凤凰卫视《舍得智慧人物》的录制现场。

31岁的陈梦身着简约运动衫坐在镜头前,手中的乒乓球拍轻轻转动。

这个在巴黎奥运会上卫冕女单冠军的青岛姑娘,眼神里少了几分四年前的锐利,多了些历经风雨后的温润。

21年东京奥运会,是陈梦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当她击败孙颖莎,捧起女单冠军奖杯时,那句 “我的时代到来了” 的呐喊,像一团火点燃了全网。

然而,令她没想到的是,这句充满斗志的宣言,却成了舆论反噬的导火索。

“狂妄”“没有大满贯也敢称时代”“该给年轻人让位了”……

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的质疑,让陈梦第一次感受到了 “冠军的重量”。

这种窒息感,在21年全运会爆冷负于王曼昱、23年世乒赛错失大满贯时达到顶点。

在访谈当中,她曾回忆起人生的至暗时刻:

“有一次我在漆黑的卫生间里待了整整两个小时,脑海中满是对自己的质疑。”

在乒乓球圈,樊振东的那句 “赢也不行,输也不行”,早已成为运动员生存现状的真实写照。

24年釜山世乒赛,中日女团决赛的决胜局,成了陈梦职业生涯的 “生死时速”。

面对15岁的日本新星张本美和,看台上 “中国队加油” 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她深知自己不能输。

当时是中国队的决胜局,陈梦如果再输掉这一局,冠军就是日本队的。

最终,她顶住压力赢下比赛,而比胜利更重要的,是她突然意识到的真相:

“原来在状态不是最好的时候,我也能赢。”

舍去对“完美”的执念,反而让她在逆境中找到了底气。

这份释然,让她在巴黎奥运会上再次站上最高领奖台。

卫冕成功的那一刻,她没有像四年前那样激动落泪,而是轻轻拥抱对手,接受观众的欢呼。

当主持人问及 :“没有拿到世锦赛冠军,没有完成大满贯,你会不会觉得遗憾” 时。

陈梦坦然回答道:“之前有,但在拿到第二枚奥运奖牌的时候就没有了。”

这份从容的背后,却藏着中国乒乓球队最残酷的生存法则。

02、国乒“逆行者”

当镜头对准陈梦时,总有人下意识地将她与“大满贯”绑定。

却忘了她是国乒历史上极少数能在30岁后仍保持世界前三竞争力的“逆行者”。

在人才辈出的中国乒乓球队,陈梦的职业生涯显得有些 “另类”。

当同龄人丁宁、刘诗雯早已功成身退时,30岁的她还在为大满贯的梦想咬牙坚持。

当孙颖莎、王曼昱等新生代以雷霆之势崛起时,她经历了职业生涯最长的低谷期。

但鲜有人知的是,这位94年出生的青岛姑娘,早已用25年的乒乓生涯书写了一段传奇。

94年出生的陈梦,5岁被母亲送到青岛市乒协教练吴乃蝉门下,二年级时便横扫青岛同龄选手夺冠。

04年进入山东省队,07年入选国家队,同年在澳大利亚青年赛包揽女团、女单、女双三项冠军,成为国家队重点培养对象。

11年的巴林世青赛,17岁的陈梦击败卫冕冠军朱雨玲,混双搭档宋鸿远夺冠,

同时助力女团、女双登顶,成为世青赛历史上首位四冠王。

12年卡塔尔公开赛,陈梦从资格赛打起,一路击败李晓丹、石贺净,夺得职业生涯首个巡回赛女单冠军。

同年中国公开赛,她4-3战胜刘诗雯实现卫冕,正式跻身国际顶尖选手行列。

此后五年间,她相继斩获日本、德国、卡塔尔等 10 站公开赛冠军,被誉为 “公开赛女王”。

2017 年成为陈梦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国际乒联总决赛中,她不仅搭档朱雨玲夺得女双冠军,更在女单决赛4-0横扫朱雨玲,首次登顶总决赛冠军。

这一年,她还斩获亚锦赛女双冠军、全运会女团金牌,世界排名稳步攀升。

18年1月1日,国际乒联公布最新排名,陈梦首次登上世界第一。

成为继张怡宁、丁宁后第9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女乒选手。

这些闪耀的里程碑背后,是无数次凌晨五点的加练,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的坚持,是被教练骂哭后又默默捡球的倔强。

她的每一次冠军都来之不易,要是没有强大的内心,估计很难走下去。

这种 “把压力嚼碎了咽下去” 的生存法则,在国乒队从来不是个例。

03、运动员困境

24年底,“樊振东陈梦退出世界排名” 的词条登上热搜,其背后暴露的是运动员的无奈与制度的冰冷。

数据显示,樊振东24年全年参赛83场,却因伤病五次退赛导致积分清零。

25年WTT新规更显冰冷:世界前十退赛最高罚款6000美元,若同期参加其他赛事再加罚5000美元。

这种 “唯积分论” 的制度,对老将尤为苛刻。

陈梦在23年因肩伤退赛三次,世界排名从第一跌至第四,积分损失超过4000分。

对比其他协会的“保护性参赛策略”,国乒选手的生存环境更显困难。

对比网球ATP对30岁以上选手的参赛豁免政策,国乒选手的生存环境更显严苛。

非洲名将阿鲁纳因俱乐部冲突退赛,不仅被罚款,还遭遇奖金拖欠。

当我们苛责运动员 “必须赢” 时,或许该想想樊振东的话,也该看看陈梦的故事。

他们不是神,只是一群把 “热爱” 熬成 “坚持” 的普通人。

所谓 “时代”,从来不是几句轻飘飘的口号就能定义的。

那是无数个挥汗如雨的日夜,是无数次在质疑中坚守的初心,是永远相信 “下一球会更好” 的勇气。

结语

“在时光中沉淀,在取舍中成长。”

竞技体育从来残酷,“赢” 是唯一的通行证。

陈梦用 25 年的职业生涯证明:真正的强大,不是永不跌倒,而是跌倒后依然能笑着爬起来,继续挥拍。

部分参考资料:

凤凰新闻|陈梦:“我的时代”不被定义.2025

腾讯|陈梦登顶女乒世界第一.2018

直播吧|WTT世界乒联总结陈梦2024:全年5个冠军 世界排名第4.2025

来源:麒麟鉴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