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7日,由中宣部对外新闻局、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政府、中央企业的百余名新闻发言人及部分专家学者、媒体负责人围绕“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提升新闻发布实效”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中央台办宣传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5月17日,由中宣部对外新闻局、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政府、中央企业的百余名新闻发言人及部分专家学者、媒体负责人围绕“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提升新闻发布实效”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中央台办宣传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陈斌华在此次论坛上表示,对台新闻发布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舆论导向,也要增强受众意识,提升沟通技巧,讲求表达方式,引发受众情感共鸣和理念认同,可采用一些“网言网语”,但决不媚俗、不哗众取宠。
▲中央台办宣传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陈斌华 据国新网
陈斌华说,对台新闻发布制度于1990年建立,2000年9月举办首场新闻发布会,最初每月举办1次,2003年11月起改为每月两次。目前每次发布会都进行电视、网络、广播、文字等多形式全程直播,对中外媒体全程开放,记者自由提问,不限时长、不限次数。
陈斌华根据新闻发布的问答两端,就做好新闻发布工作介绍了几点体会。
一是厘清岗位职责,忠实履行使命。陈斌华说,新闻发言人是所在机构的代言人、政策举措的宣讲人,在发布台上要忠实履职,到位不越位。作为国台办发言人,要着力了解对台工作各方面的政策和工作,发挥了解舆论生态和媒体需求的特长,把文件、政策语言转化为新话、大白话。字斟句酌、不打妄语、谨守分寸,才能在发言人岗位上行稳致远。因此,自我提升、自我警惕是发言人的必修课。
二是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制度保障。加强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是塑造党和政府形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各级党委政府宜与时俱进,加快建设完备的新闻发布团队、完善的新闻发布制度,及时通过专业权威、公开透明的新闻发布,向公众提供第一手权威信息,正本清源 ,向公众传递党和政府解决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提升党和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公信力。
三是关注社会热点,加强预期管理。近年来,对台新闻发布始终把“我们想说的、媒体关注的、公众关心的”三者有机结合,不回避问题,不自说自话,努力做到三个“紧扣”:紧扣中央精神,把最新、最重要的对台方针政策宣传解读到位。
四是改进作风文风,加强技术赋能。新闻发布不能高高在上、空话套话,应注重平等沟通、言之有物,注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对台新闻发布的对象涵盖两岸民众、港澳同胞、国际社会,更多面对的是岛内社会。对台新闻发布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舆论导向,也要增强受众意识,提升沟通技巧,讲求表达方式,引发受众情感共鸣和理念认同,可采用一些“网言网语”,但决不媚俗、不哗众取宠。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新闻发布应积极探索运用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新闻发布提质增效。
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