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官登辉排长,是1978年入伍的湖北武汉市人,他很聪明能干,但是很谦恭,初见,便觉得我们一定会是好兄弟。1981年6曰25日,我重新调回团部与他同寝。他是我部有名的“笔杆子”,我团参加全师幻灯片汇演一等奖作品《子不嫌母丑》,是他创作的剧本。
官登辉排长,是1978年入伍的湖北武汉市人,他很聪明能干,但是很谦恭,初见,便觉得我们一定会是好兄弟。1981年6曰25日,我重新调回团部与他同寝。他是我部有名的“笔杆子”,我团参加全师幻灯片汇演一等奖作品《子不嫌母丑》,是他创作的剧本。
1981年八一节过后,我和电影组老兵王家顺、杨松标赴内蒙科尔沁右翼中旗师部参加“铁道兵第八师幻灯创作作品汇演”。
我们乘坐齐齐哈尔至海拉尔列车自承德双峰寺站出发,沿着由我铁道兵第八师、十一师、十三师、十四师以及舟桥团、机械团建设的“沙通铁路”一路北上。
8月3日到达哲里木盟,入住东方旅馆便出来闲逛。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内蒙古,我对这里的一切感到很新鲜。
一眼望去,所有单位门牌均为汉蒙两种文字。土屋屋顶密密的杂草,据说草籽是被大风刮来的,年复一年越长越密,夏天防暑,冬天却能起到防寒作用。这里的房子很矮小,百货商店、影剧院等大型建筑略带欧式风格,这是当年“苏联老大哥”留下的作品,建筑物上“1954”“1955”说明它的建筑年代。开水供应处,门前挂有大茶壶,茶壶下面悬有一根红带子,这样的标识很明显。饭店前挂有红白或者红蓝两色标志在风里来回晃荡,这便是引人注目的“幌子”。
8月4日我们离开哲里木盟继续北上。因为日前降雨,雨过天晴,天空蔚蓝。这里没有人烟,铁路将无际的大草原剪成两半。我站在车厢门口,贪婪地欣赏着夕阳西坠、晚霞飞扬的无敌美景,在我的心里,又唱响了那首美歌,“草原风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
三天旅途,于8月4日晚九时到达目的地——科右中旗军人招待所。这是我在部队期间到达祖国最东北的地方。
8月5日,全师七个参赛单位展示了作品,最后结果,我团《子不嫌母丑》获第一名。
剧作官登辉,幻灯绘画王家顺,录音剪接杨松标,配音卫生队女兵卢莲凤。“第一名”殊荣属于他们,当之无愧。
铁道兵70团长谢春生
铁道兵70团团长谢春生和妻子陈秀云
比赛结束了,夺了冠军,我们便去西哲里木看望在此担任团首长的原我团X首长、后来成为我师副师长的一家子。
首长和家属老陈十分坚决地要招待我们吃晚饭。恭敬不如从命,因为老首长盛情邀请,你若不从,首长“怒发冲冠”没二话。
宰鸡,那只鸡重十斤。首长说:“等着你们来,早就准备了。”
在首长家里很放松,一直遵从姐姐“在部队不许烟酒”的我,今天也破了规矩。因为不善酒,几杯过后便昏昏然。老陈和闺女懂得“退酒”妙招,端来“红茶菌”百般照顾,没过一会,果真没事儿了。
膳毕,老陈为我们想得很周到:借来相机,准备了胶卷,还专门备了蒙古袍,她要让我们感受一番大草原。
X首长闺女领着她的小弟俩和我们一起走,团部刘干事,电影组长、1976年北京军区阳坊放映员训练班同学李子元,陪同我们一起行走在广袤的大草原里。这里的草原并非一马平川,而是略有起伏的曲线美,一条土路弯弯曲曲,一条小河蜿蜒前去。走进这样的风景,如同跌入梦境。
草原上有骏马,骏马旁有牧民。那牧民名叫“巴格那”,他听的懂汉语,我们好奇地听他讲诉蒙古人的酒量,以及他们的酒风。
晚上我与松标继续在X首长家里聊天,首长因我们跑去食堂晚餐没有继续去他家吃饭而甚感不快。我们唯唯诺诺“承认错误”,首长因此而未“发怒”。
首长一家子和我们聊得很迟,熄灯号响过很久很久之后,全家送我们一程又一程……
(未完待读)
作者简介:
胡建文,1972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曾任铁道兵第十四师六十七团广播员、电影放映员、正排职电影组长、副指导员、铁道兵第八师三十九团正连职文化干事兼电影组长、八师师部副营职秘书。
在部队期间荣立三等功四次、被评为铁道兵精神文明积极分子、铁道兵优秀文化干部。
1985年1月部队转业,从事地方文化旅游工作。担任浙江省建德市风景旅游管理局、建德市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宣传科长、团委书记等职。
全国首批高级导游
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浙江省文化旅游学会会员
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发行68万字著作《行走天下》(上下部》
来源:铁道兵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