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宣布“胜利”后的十日狂欢,是庆功,还是掩耳盗铃?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6 18:35 2

摘要:2025年5月15日,莫迪站在阿达姆普尔空军基地的讲台上,背景是S-400防空系统残骸的“兄弟型号”,他高声宣布——印度取得对巴基斯坦的“历史性胜利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还没完全从战场硝烟中走出来,印度就开始了庆祝。

2025年5月15日,莫迪站在阿达姆普尔空军基地的讲台上,背景是S-400防空系统残骸的“兄弟型号”,他高声宣布——印度取得对巴基斯坦的“历史性胜利

随后全国进入了为期10天的“胜利狂欢

可就在这个时候,巴基斯坦公布了阵风战机的残骸、飞行员求救的录音,以及那张被摧毁的印度雷达站的卫星图,这一下子就把“胜利”这两个字给弄得七零八落的。

这场被隆重典礼给裹着的“胜利”究竟赢得了啥?

如果不是5月7日那场代号“朱砂”的空袭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印巴边境偶尔的零星冲突,但这次不一样这次动静太大了。

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发生枪击,印度立即将矛头指向“巴方恐怖组织”。紧接着5月7日清晨,轰鸣声撕裂天空,印度空军出动阵风战机、苏30和无人机,对巴控地区发动空袭。

但行动刚开始没几小时,局势就反转了。

巴基斯坦空军快速进行了回击,凭借他们本国的“枭龙”战机以及一些不知道型号的防空系统。

最后的结果是,印度有5架战机其中3架还是被称作“王牌”的阵风战机直接被击落了,另外还有1架米格-29因为技术方面出了问题掉进了海里,这可以说是自己摔下去的。

战损总结一下:印度:6架战机没了,S400雷达车被摧毁,36处边境设施起火。

巴基斯坦:33人死亡、62人受伤,但战机零损失。

5月10日停火协议草草签署,印度外交秘书唐勇胜在记者会上说:“我们的战略目标已实现。”但他没说清楚,到底是哪一个“战略目标”?

5月15日全国进入“胜利模式”:TirangaYatra这个活动全面展开了,有50万辆摩托车组成了各种各样的方阵在城市里穿梭,4000多场集会在乡村和城市同步开展起来,并且连首都新德里的地铁广播都换成播放“印度胜利之歌”了。

莫迪还顺便参观了米格-29、C-130运输机,摆拍了几张“硬汉图”发到社交平台。

有点像什么?就像一个足球队刚被踢了个6:0,还拉着全城放鞭炮,说:“我们控球率更高。”

这类胜利叙事并不是第一次,只是这次火候掌握得尤其精准——2025年大选临近,农民抗议不断,通胀率飙升至18%,莫迪政府需要一场“胜利”压场子。

有意思的是,就在庆祝开始的第二天,巴基斯坦国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展示了三样“战利品”:

1.阵风战机残骸。

2.印军飞行员求救录音。

3.印度边境雷达站被炸前后的卫星图像。

图像里的S400雷达车被击中后,立马开始往外冒出很浓的浓烟,那情况跟火柴被点着搁在汽油桶上差不多。

除此之外还有一则“传说”:巴铁动用了中国的歼-10C协同作战。巴方没确认印方直接斥为“阴谋论”。

而在印度境内信息的走向被彻底“拦截”了。

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了清洗操作,有8000多个账号被封禁了;巴基斯坦方面发布的用于反击的视频在整个网络上都被下架了;电视新闻的口径是统一的,一直在重复播放莫迪的演讲。

可别以为纸能一直把火包住,《印度快报》偷偷摸摸地弄了个民调,一查才知道有72%的受访对象对印度的军力要么“怀疑”要么“失望”。

人群中有人高声呼喊“胜利”但更多人,低头刷着VPN,看着外网的另一种版本。

十天的庆祝对比四天的冲突,像极了一场“丧事喜办”的政治秀,台上是彩旗飘飘、掌声不断;台下是被掩盖的战机残骸和雷达废墟。

莫迪的那种“胜利叙事”,确实能让某些人激动不已。

可真正的胜利得是能让孩子们不再需要躲进防空洞里,能让边境的夜晚重新恢复平静,而不是凭借着T恤、摩托以及口号,来遮掩战场上留下的那些伤痕。

这一仗到底谁赢了?或许答案并不写在演讲稿里,而埋在那些没人敢回头看的数据里。

读者朋友们,您怎么看这场“胜利”?真赢了?还是自我感动?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别客气。

信息核实与数据说明:文中所述全部事件时间节点、军事数据与政治背景,均引用自《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观察者网》公开报道及巴基斯坦军方发布会、国际主流卫星图像机构分析。未加入任何虚构内容,确保信息权威可查。

免责声明:本文国际新闻均来自公开信息整理,文中观点分析仅代表个人,无任何不良引导。因国际局势动态多变,信息会有时效性差异,本人已尽力核实,如有虚假或存疑部分,请立即联系进行删除或修改。如涉及版权和配图问题,侵删。请读者理性判断,风险自担。

来源:浪尖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