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号出发茁壮成长!参与到科创行列吧,你们是上海未来的科技新生力量!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8 08:21 3

摘要:中国首位穿越北冰洋的女船长白响恩、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姜雪峰等科学家和科普大咖,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与光电技术实践工作站站长孙丽崴,还有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的青少年代表们,在红毯上并肩前行,

张江科学会堂,下午1时,突然爆发出孩子们热烈的欢呼声。

中国首位穿越北冰洋的女船长白响恩、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姜雪峰等科学家和科普大咖,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与光电技术实践工作站站长孙丽崴,还有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的青少年代表们,在红毯上并肩前行,科学家们身上沉淀的严谨认真与青少年们对科学的昂扬热忱,汇聚成为奇妙的组合。

这是上海市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节启动仪式上的一幕。新民晚报记者了解到,本届青少年科技节将持续至10月,以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科普基地体验活动、科学普及传播活动为重点,鼓励广大青少年自觉对标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积极加入科技创新实践行列,成为上海未来的科技新生力量。

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承办的上海市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节在张江科学会堂启动

学生在科技沃土茁壮成长

上海始终将创新教育作为引领未来的关键,通过不断创新的教育模式与持续发展的科教融合,为每一个青少年点亮通往未来的成长之路。

在申城,教育的边界正在消融——课堂延伸至实验室的操作台,知识生长在院士领衔的经典导读里,灵感迸发于37家实践工作站的前沿课题中。据介绍,上海通过建立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工作站、青少年科学研究院、青少年创意设计院、青少年工程院等平台,将校内外教育资源有机融合,让学生在科技的沃土中茁壮成长。

红毯携手,科学家与青少年共燃科学薪火

新民晚报记者获悉,上海正以国际化视野构建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新高地。过去5年,上海学子在国际科创教育舞台斩获457项大奖,其中金奖、冠军超250项,每一个奖项都是向世界递出的“青春名片”。

新时代的科学教育需要系统设计、合力驱动。令人欣喜的是,上海构建起“资源链+云端链”,开发“素质教育优质资源平台”,汇聚起7000余门课程,科普科创、艺术人文、体育锻炼、健康安全四大领域全覆盖,让科技素养不再受限于教室的空间;构建起“名师库+导师团”,院士、科学家、教授、工程师、高校导师,点对点推动科创种子落地生根。

据透露,在为期半年的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节期间,将通过市、区、校三个层面分别开展线上线下100余场活动。“一平米博物馆”“科创校长空间站”“科学桌游”等活动也将积极推进。

启动仪式上还透露,黄浦江边的上海市青少年科创体验中心“虫洞”即将落成,孩子们将在一线科学产业中感受科创的真正魅力。

用发现和探索串联成长路上的问号

本届青少年科技节启动仪式也是上海科技传播大会科创教育分会的重点内容,活动围绕“问号里的成长——科学思维赋能素养提升新实践”,从探究科学问题出发、聚焦科学思维培养、汇聚多方合力,凝聚起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澎湃力量。

中国首位穿越北冰洋的女船长白响恩与四位同学对话,用亲身经历诉说从叩击科学的大门,到将生活中的困惑转化为科研课题,再到在失败与创新突破中成长的生动故事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褚诗语在河边发现一只悠然踱步的白鹭时,突然想问:为什么城市里看不到它们?这个问号让她开启了《城市鸟类回归原因初探》,后来她又完成了《上海地区白纹伊蚊调查研究》和《2023春季上海地区鸟撞现象调查研究》。

古筝为何会“跳码”?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东滩学校八年级陆熠的科学之路,就从这个问号开始。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她开启了《古筝“弦—码系统”在演奏及调音时的力学分析》;随着研究的深入,新问题又来了——琴码与琴板的贴合状态会对古筝音色产生影响吗?于是新课题“接踵而至”——《古筝音色定量化分析和一种琴码改进方案》。

“刚开始做项目时,我才六年级,还没学过物理,数学基础也比较薄弱。我自学了部分初高中的物理和理论力学的知识;为了快速地处理实验数据,我还自学了Excel和Origin并运用公式实现数据全自动计算。为此我也被指导老师调侃为‘人机’,就是人形机器的意思。”陆熠说。

中国首位穿越北冰洋的女船长白响恩为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挑战问题的孩子们点赞。她说,希望每位热爱科创的孩子们,用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精神串联起成长路上的每一个问号,做好自己人生的船长,勇往直前!

栏目编辑:张炯强 图片来源:新民晚报 陶磊

来源:待春天来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