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英国移民白皮书发布之后,一个在国际学生群体中炸开的热词就是 “Graduate Route 或将被取消”。这个允许国际留学生在毕业后无条件留在英国工作2年的签证政策,自2021年正式推出以来,一度被视为英国“欢迎留学生”的象征。然而如今,这项政
一、毕业生签证制度,真的要被取消了吗?
2025年5月,英国移民白皮书发布之后,一个在国际学生群体中炸开的热词就是 “Graduate Route 或将被取消”。这个允许国际留学生在毕业后无条件留在英国工作2年的签证政策,自2021年正式推出以来,一度被视为英国“欢迎留学生”的象征。然而如今,这项政策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舆论和压力。
白皮书中没有直接写明“取消Graduate Route”,但从多处措辞、政策走向及媒体舆论导向来看:Graduate Route很可能将在2025年底或2026年被全面重构、削弱或替代。
二、为什么Graduate Route陷入争议?
Graduate Route 原意良好,初衷是为了:
吸引全球优秀学生来英留学;鼓励毕业生留在英国就业、融入社会;为雇主提供无需担保的高潜力人才。但白皮书指出,该政策实施后出现了多个严重问题:
1.滥用现象严重
不少非高水平大学利用该政策招收大量短期课程学生,部分学生毕业后并无真实就业意图;一些学生在毕业后并未从事专业工作,仅在外卖、超市、零工等岗位打工。2.滞留率过高
政府数据显示,2020年入境的留学生中,有一半以上在三年后仍未离境,成为英国历史上滞留率最高的一届;与初衷“学习、工作、贡献”的路径偏离明显。
3.无担保体系,缺乏监管
Graduate Route 无需雇主担保、无最低薪资要求、无工种限制,政府认为“几乎等于临时开放式移民”,难以监管和评估其对社会的真实贡献。
三、未来Graduate Route可能面临哪些调整?
根据白皮书及后续政策草案分析,以下三种情形最有可能出现:
方案一:完全取消Graduate Route
政府以“滥用率高、无监管机制”为由,完全取消该政策;学生毕业后如欲留英工作,必须通过传统担保型工作签(Skilled Worker);可能影响:无担保、无经验的应届生将极难留英。
方案二:设置最低薪资与雇主资格门槛
要求Graduate Route申请者在毕业后,必须在一定期限内找到月薪不低于£2,000的工作,或进入特定雇主名单就业;未能达标者将被要求离境。可能影响:大部分文科、艺术、基础岗位留学生将难以达标。
方案三:保留部分高校/专业资格
限制仅前100名大学或STEM专业学生可使用Graduate Route;其他学生需通过工签、创新签等方式申请。可能影响:低排名大学、商科/管理课程申请量将骤降。
四、留学生还有哪些“出路”?
即便Graduate Route被削弱或取消,留英发展并非完全无解。以下几条路径值得重点考虑:
英国主流的工作签证,需雇主担保。
要求:
工作岗位在移民局认可职位清单上(如会计、软件工程、教师、护理等);年薪需达£38,700或更高(具体随行业调整);雇主具备担保资格(Sponsor Licence)。可带配偶/子女,路径明确,可转永居;对英语能力要求标准化,申请流程成熟。专为过去5年内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的申请人设计。
要求:
毕业学校必须在英国移民局每年更新的全球百强名单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英语达到B1水平,具备生活费用。无需雇主担保;签证有效期2年(博士3年),可在英自由工作/换工作;可作为申请工作签、创新签、创业签的跳板。适合在科研、工程、科技、艺术等领域有成果的申请人。
要求:
需获得英国政府认可机构(如Tech Nation、英国研究与创新机构UKRI)出具的背书;提供发表论文、研究成果、获奖证书等证明材料。优势:
高度自由,无担保要求;可直接申请定居(ILR)路径最短3年。建议:硕博研究人员、技术开发人员等高技能人群应关注此类签证。
路径4:Graduate转Skilled Worker途径
目前还可在持Graduate签证期间转换为Skilled Worker签证,无需离境。
建议:如果Graduate Route尚未取消,建议毕业后两年内尽快通过雇主转为工签,为未来居留打好基础。
五、Vision Legal Services 的建议
我们的核心观点:“Graduate Route不是权利,而是一种短暂的便利。真正的路径,始终是明确可持续的合法签证制度。”
未来留英发展,留学生应:
及早规划未来就业行业与方向;优先选择与工签职位清单重合的课程(如护理、工程、数据分析等);主动联系具备担保资格的企业,争取实习或毕业后岗位;建立英语能力与就业能力“双轨优势”;准备好转型路径,如高潜签、工签或全球人才签证。工作签证路径评估;雇主推荐资源;就业与签证材料准备服务;签证政策更新跟踪与提醒服务。Graduate Route 曾经是一个美好的通道,但它绝不等于“永久留英保票”。政策随时变化,但能力、计划和行动永不过时。英国未来仍然欢迎真正有意愿、有能力、有贡献计划的国际学生。愿你不只是“留下来”,更是“留下来并成长”。软文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申请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来源:杰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