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文章指出,FIBRONEER-IPF研究是IPF领域近十年来首个达到研究终点的Ⅲ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52周的治疗时间内,nerandomilast组较安慰剂组用力肺活量(FVC)下降幅度更少,且nerandomilast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
分层拓维︱FIBRONEER-IPF研究设计亮点解析
FIBRONEER-IPF(NCT05321069)是迄今为止IPF领域已达研究终点的规模最大的Ⅲ期临床研究1-6,共计纳入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332个中心的1177名IPF患者,按照1:1:1的比例随机接受nerandomilast 9mg、18mg或安慰剂每日两次治疗,旨在评估nerandomilast单药或与背景抗纤维化药物联合治疗IPF患者在至少52周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 。R, 根据背景抗纤维化药物使用情况(尼达尼布/吡非尼酮vs无)进行分层随机化。*每12 周进行一次访视,直到最后1 例患者完成52 周的治疗。
图1. FIBRONEER-IPF研究设计
从精准分层到广泛纳排,FIBRONEER-IPF在研究设计方面的诸多亮点为其构建更贴近临床的IPF证据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背景抗纤维化治疗分层,为IPF患者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策略开辟了新的方向
基线时,77.7%的患者接受背景抗纤维化治疗(45.5%使用尼达尼布,32.3%使用吡非尼酮),22.3%的患者未接受背景抗纤维化治疗1 。
1;但疾病特征方面,接受背景抗纤维化治疗的患者在基线时病程更长、疾病更严重7 。➤年龄和肺功能纳入标准涵盖较广泛的患者群体,更能代表真实世界中的IPF患者特征
FIBRONEER-IPF研究纳入了年龄≥40 岁,FVC占预计值%≥45%,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占预计值%≥25%的IPF患者1 。
与以往的IPF临床试验2,3相比,本研究的年龄和肺功能纳入标准涵盖了更广泛的患者群体,年龄和FVC未设置上限,这可能更能代表现实世界中的IPF患者8 。破局立新︱FIBRONEER-IPF研究52周疗效揭秘
2014年,尼达尼布与吡非尼酮凭借INPULSIS和ASCEND两项Ⅲ期研究的成功,开启了IPF抗纤维化治疗的新纪元2,3。然而此后十年间,IPF新药研发陷入僵局,全球多项临床试验接连折戟4-6。直至2025年,FIBRONEER-IPF研究以突破性成果打破沉寂,成为自2015年以来首个在IPF治疗领域达成主要终点的Ⅲ期临床试验1,9。图2. 近十年来,IPF新药研发进展
来源:医脉通呼吸科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