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动物遇上音乐:奇妙的跨物种共鸣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1 14:15 2

摘要:比利时一位农民就有个新奇的发现。有一回,他的儿子在猪圈里哼歌,神奇的是,猪圈里的猪听了之后,竟然兴奋起来,还摇起了尾巴。从那以后,他开始在不同时间给猪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当播放欢快的舞曲时,猪群就像被注入了活力,摇着尾巴,甚至围在一起跳舞嬉戏 ;而当摇滚乐响起

你是否曾好奇,当我们沉浸在音乐的美妙旋律中时,身边的动物小伙伴们是否也能感同身受?在生活中,其实有不少有趣的现象暗示着动物与音乐之间微妙的联系。

比利时一位农民就有个新奇的发现。有一回,他的儿子在猪圈里哼歌,神奇的是,猪圈里的猪听了之后,竟然兴奋起来,还摇起了尾巴。从那以后,他开始在不同时间给猪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当播放欢快的舞曲时,猪群就像被注入了活力,摇着尾巴,甚至围在一起跳舞嬉戏 ;而当摇滚乐响起,它们却无动于衷,似乎这种强烈的节奏让它们难以接受。​

再看看猫咪,它们对音乐也有着独特的反应。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2015 年的一项研究,科学家们专门为 47 只猫播放音乐进行测试。当播放适合猫的音乐时,猫咪们会发出呜呜声,还主动向播放源走去;可要是播放人类的音乐,它们要么嘶嘶叫,要么拱起背表达不满。还有铲屎官发现,当播放高频率的音乐时,猫咪会停下脚步,竖起耳朵聆听,甚至跃跃欲试地扑向音响 ;而柔和、舒缓的音乐,则会让猫咪找个舒适的地方躺下,闭上眼睛,惬意地享受。

狗狗也是音乐的 “忠实听众”。有研究表明,在收容所中播放古典乐,有助于帮助那些紧张害怕的狗狗放松,长期收听古典乐的狗狗吠叫次数明显减少;但重金属音乐却会让狗狗变得异常激动,吠叫次数增多,睡眠质量也会下降。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还发现,狗狗似乎对雷鬼和轻摇滚更感兴趣,听这些音乐时,它们经常会放松地躺下来 。​

这些有趣的现象不禁让我们思考:动物们对音乐是真的有感觉吗?它们能像人类一样,感知音乐里的情感与节奏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一探究竟。​

“对牛弹琴” 新解:动物音乐感知研究​

一直以来,“对牛弹琴” 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向不懂的人讲述高深道理是白费力气。但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完全准确。现代生物声学的研究发现,动物们远比我们想象中更懂音乐​

在众多关于动物与音乐的研究中,奶牛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对象。1930 年,就有农场主为了验证音乐能否提高牛奶产量的假设,请了一支专业乐队给奶牛演奏。最终研究发现,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和西蒙的《忧愁河上的金桥》能使奶牛产奶量提升 3%。此后,许多现代奶牛场也常常为奶牛们开办 “音乐会”,因为听着舒缓的音乐,可以帮助奶牛放松心情,分泌更多催乳素,进而提高牛奶的产量和品质 。有研究表明,在每天 12 个小时、持续 9 周的时间里,向奶牛播放舒缓音乐,它们的产奶量提高了 3%。轻柔的旋律仿佛为奶牛们营造了一个宁静、舒适的环境,让它们能够更安心地 “工作”。

为了深入了解动物对音乐的感知,科学家们还将目光投向了猫。美国国家交响乐团资深大提琴手戴维・泰伊通过观察猫对不同音乐的反应,摸准了它们的喜好,然后在乐曲中加入了鸟鸣和猫叫声,并使用猫喵喵叫时的频率进行演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一项实验显示,77% 的猫听到这两首专门为它们谱写的曲子时,表现出放松的状态,比如用身体摩擦音箱;而听巴赫《G 弦上的咏叹调》时,只有 38% 的猫有积极反应 。《猫科动物医学》期刊上的研究也表明,与听人类音乐或根本不听音乐的猫相比,在兽医诊所听特定音乐的猫,表现出压力减轻的迹象 。这些实验充分说明,当音乐的频率、节奏与猫自身的 “语言” 和生活习性相契合时,猫咪们也能沉浸其中,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

除了奶牛和猫,其他动物也在音乐感知研究中展现出独特的能力。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金鱼能分辨巴赫与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研究人员对金鱼进行训练,一半的金鱼在听到巴赫的乐曲时就去咬带有食物的绳子,而另一半则会在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响起时这么做 。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猴子在焦虑、放松等状态下的不同叫声,为它们量 “声” 定做乐曲,发现猴类也有乐感。当播放模仿猴类表达遇到威胁和紧张时叫声的乐曲时,它们频繁地来回走动并显露出紧张情绪;而播放类似猴类联系同伴时镇静而充满情感 “呼唤声” 的乐曲时,它们则表现出较少活动和社交行为并进食更多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人们演奏长笛、短笛等能产生高音的乐器时,其产生的高频声音和音符之间的特殊音程,似乎能吸引海豚,让它们兴奋地靠近船只 。​

种种研究表明,动物并非对音乐无动于衷,它们能够对音乐做出各种各样的反应,这意味着动物很可能具备感知音乐的能力。但动物对音乐的感知和人类又有哪些区别呢?它们真的能像人类一样理解音乐中的情感吗?​

动物爱听什么音乐?​

从上述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同动物对音乐类型的偏好各有不同。狗狗似乎对雷鬼和轻摇滚情有独钟 ,听这类音乐时,它们的心率变异性更高,压力感降低,常常放松地躺下来;猪则更偏爱欢快的舞曲,听到这样的音乐,它们会兴奋地摇尾巴,甚至围在一起跳舞嬉戏,而摇滚乐的强烈节奏却让它们难以接受;猫对专门为它们创作、模仿其交流频率范围和节奏的音乐反应积极,会发出呜呜声并主动靠近播放源 。​

动物的这些音乐偏好并非毫无缘由,这背后与它们的听觉特性、生活习性以及进化历程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听觉特性来看,不同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和敏感程度大不相同。猫的听觉十分敏锐,能听到比人类更高频率的声音,所以频率较高、更接近猫叫声和自然界中鸟类叫声的音乐,更容易吸引它们的注意;猪的听觉范围为 42~40.5kHz,最佳灵敏度区域从 250~16kHz,欢快舞曲的节奏和频率或许与猪日常交流或感知环境的声音模式相契合,所以能引起它们的积极反应 。​

生活习性也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狗狗是社会性动物,雷鬼和轻摇滚舒缓的节奏,可能让它们联想到与同伴和谐相处时的放松时刻,从而产生愉悦感;奶牛在自然环境中通常过着悠闲、平静的生活,舒缓的音乐正好营造出这种宁静的氛围,让它们感到安心,进而提高产奶量 。​

此外,动物的进化历程也影响着它们对音乐的偏好。那些在进化过程中,需要通过特定声音进行交流、警示或求偶的动物,会对类似频率和节奏的音乐更感兴趣。例如,鸟类在求偶时会发出独特的鸣叫,一些节奏感强、旋律优美的音乐,就有可能激发它们的本能反应 。

​​

结语:动物与音乐的奇妙纽带​

从生活中的有趣现象,到科学研究的深入探索,我们可以确定,动物对音乐是有感觉的 。它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知音乐,与音乐产生共鸣 。音乐就像一座无形的桥梁,连接着人类与动物的世界,让我们看到动物丰富的情感和感知世界 。​

这也提醒着我们,动物和人类一样,有着细腻的情感和敏锐的感知能力,它们值得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尊重和关爱 。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我们能更加用心地去了解动物,探索它们与音乐之间更多的奥秘,共同守护这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世界 。​

来源:培森家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