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 月16 日~5月21 日,美国胸科学会(ATS)年会于旧金山盛大召开,作为全球肺部疾病、重症监护与睡眠医学领域的最高级别学术盛会之一,本届大会吸引来自70 余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汇聚7000余项研究成果,充分展现全球在肺血管疾病、肺纤维化、
“采新风华彩,揽世界新潮”
2025年5 月16 日~5月21 日,美国胸科学会(ATS)年会于旧金山盛大召开,作为全球肺部疾病、重症监护与睡眠医学领域的最高级别学术盛会之一,本届大会吸引来自70 余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汇聚7000余项研究成果,充分展现全球在肺血管疾病、肺纤维化、肺部感染及创新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致命性间质性肺病,其特点是肺组织进行性纤维化,导致肺功能不可逆受损,患者呼吸功能逐渐恶化,最终常因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死亡。尽管近年来抗纤维化药物的研发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现有治疗手段仍存在疗效有限、耐受性不佳以及费用高昂等问题,IPF患者的预后依然不佳,这促使科研人员不断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和生物标志物,以期改善患者生存状况并精准评估疾病进程。
在本次ATS大会中,两项聚焦 IPF 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一项研究探讨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 IPF 治疗中的潜在益处,发现 ACEI 使用与 IPF 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呼吸特异性死亡率降低显著相关,为这一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在 IPF 领域的应用开启了新的大门。另一项研究则锁定弹性因子——锁链素和异锁链素,揭示其在 IPF 患者体内显著升高,且与肺功能受损及不良临床结局密切相关,有望成为 IPF 的新型生物标志物。这两项研究均为我们深入理解 IPF 的发病机制、治疗策略及病情监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有望推动 IPF 诊疗迈向新台阶。
PART.01
特发性肺纤维化中使用ACEI相关的死亡率结局
研究背景及目的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一组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具有公认的心脏保护作用。先前的研究表明,ACEI治疗可能会延缓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疾病进展,并降低全因死亡率。研究旨在探究ACEI治疗与IPF患者死亡率的关联,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了匹配分析以作比较。
研究方法
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来自临床实践研究数据链(CPRD)GOLD数据库的匿名化患者级电子健康记录。研究方案获得了CPRD独立科学咨询委员会的批准(ISAC方案编号:18_291)。IPF和COPD患者按ACEI使用情况(IPF诊断日期前五年内>3次处方)进行分层,并使用倾向评分匹配方法进行匹配,年龄和性别精确匹配,吸烟时长最近邻匹配。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对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多重剥夺指数、吸烟状况、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和常见心血管合并症进行了调整。使用死亡原因数据对IPF队列进行了竞争风险分析。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了3579例IPF和匹配的COPD患者(36%为女性,平均年龄74岁)。在IPF 队列中,1326例(37%)患者使用ACEI,而COPD患者中有1061例(30%)使用ACEI。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中,ACEI的使用与IPF患者生存改善独立相关(风险比 [HR] =0.89,95% CI 0.81-0.98,p=0.013),但在COPD患者中并非如此(HR=1.09,95% CI 0.95-1.25,p=0.234)。在IPF队列的竞争风险分析中,考虑到心血管死亡的竞争风险,ACEI的使用可使呼吸死亡风险降低14%(子分布风险比 [sHR] =0.86,95% CI 0.76-0.97,p=0.016)。
研究结论
ACEI的使用与IPF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呼吸特异性死亡率的降低独立相关,但在COPD患者中并非如此。需进行前瞻性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估ACEI在IPF人群中的潜在益处。
PART.02
弹性因子,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研究背景及目的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特征为尽管接受治疗,肺纤维化仍进行性发展。抗纤维化药物仅部分有效,耐受性较差,且费用可能极高。在纤维化过程中,弹性蛋白通过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依赖性蛋白酶降解。由于这种重塑,锁链素(desmosine)和异锁链素(isodesmosine)(正常情况下成熟弹性蛋白中不参与循环的“弹性因子”)可在生物体液中定量检测。研究假设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弹性因子显著升高,并可能作为不良预后的标志物。
研究方法
研究使用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间质性肺病生物样本库的尿液样本,通过市售ELISA试剂盒(mybiosource.com)测量循环异锁链素和锁链素浓度。随后采用多变量分析评估循环弹性因子水平与临床结局的关联。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ANOVA)或t检验,p
研究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PF患者的循环弹性因子浓度显著升高。IPF患者年龄更大,肺功能(用力肺活量 [FVC] 和一氧化碳弥散量 [DLCO] 更差,体质量指数(BMI)更高。弹性因子升高与肺功能受损显著相关。研究还发现3年无移植生存期和性别-年龄-生理学(GAP)评分与弹性因子水平升高相关。异锁链素和锁链素的循环水平相似。研究未观察到这些弹性因子在血清和尿液中的浓度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结论
研究发现由TGF-β 诱导的细胞外基质(ECM)重塑产生的潜在新型生物标志物——弹性因子,并提出由于基质重塑,更显著的纤维化会导致更高水平的循环弹性因子。研究证实,弹性因子升高与肺功能受损和更差的临床结局相关。这些结果需要在验证队列中进一步验证,但表明弹性因子的产生既是进行性纤维化的副产物,也是其驱动因素。
参考文献
1.Robert Chapman, et al.
Mortality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ACE-Inhibitor Use in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ATS 2025
2. David Nagel, et al.
Elastokines, A Potential Biomarker In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ATS 2025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医脉通呼吸科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