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是蕲春县家喻户晓的一句俗语。作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蕲春与艾草结缘的历史已有上千年,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有关“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的记载,更是让这种道地药材声名远播。
新华社武汉5月22日电(记者龚联康)伴随着隆隆轰鸣声,满载艾草的收割机在农田与厂房之间一趟趟往返,湖北省蕲春县的蕲艾迎来了一年中的最佳收获季。
“蕲艾一年种三季,端午前出产的品质最好。”蕲春县尤树垴胜坤生态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张志坤从晒场上拾起两片艾叶,用手掌轻轻揉搓,一股药香飘散开来。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是蕲春县家喻户晓的一句俗语。作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蕲春与艾草结缘的历史已有上千年,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有关“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的记载,更是让这种道地药材声名远播。
过去,蕲艾是蕲春农村的寻常植物,受种植成本高、回收价格低等因素影响,经济价值未得到充分发掘。近些年,随着中医药振兴与全民健康需求提升,蕲艾的产业化进程日益加速。
“返乡能人”张志坤认准了蕲艾“浑身是宝”。四年前,他流转村内休耕土地,开始规模化种植艾草。面对破碎的岗地地形,他自创“地地相连、头头留路”的种植方式,并因地制宜改进农业机械,大大降低了种收成本。
“提高产量、保证质量、减轻人工劳动,是合作社的增收秘诀。”张志坤说,集约化经营让种艾变得划算,如今合作社种植蕲艾近3000亩,今年前5个月综合收益已经达到200万元。
在李时珍国灸集团蕲艾产业(蕲春)有限公司的办公楼内,总经理肖本大耐心地向来客讲解着。在该公司的陈列大厅,能扫描穴位、量身定制治疗方案的智能艾灸机器人等设备引得参观者竞相体验。
“我们的蕲艾产品科技含量高,很受大城市消费者欢迎。”肖本大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拥有17个系列、500多个品种的产品,既有艾条等初加工品,也涵盖化妆品、医疗器械等高端产品。
从田间地头的艾草,到满足现代医学与养生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科技创新为蕲艾注入新活力。为了从源头破解“艾草密码”,2021年湖北省蕲艾产业技术研究院落地蕲春,研究院工作人员通过“三产协同”,先后选育出5个特色品种。
“作为《本草纲目》记载的道地药材,蕲艾药用价值很高。”蕲艾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袁琴说,由研究院培育的“蕲黄1号”等品种富含异泽兰黄素,这种提取物具有治疗胃溃疡和镇痉等多重功效,医用前景广阔。眼下,研究院正围绕艾纤维制品、精油提取,以及食用、入药等方向持续进行研发攻关。
据了解,2024年,蕲春蕲艾产值已达163.91亿元,通过种植、加工、艾灸服务等方式,累计带动15万群众就业增收。从农民到企业,再到科研机构与政府部门,蕲春“一代接着一代干”,这株来自医圣故里的“千年艾草”正在续写“产业富民”的新时代故事。
来源:董哥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