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爱吃姜吗?没错,就是我们熟悉的厨房常用佐料生姜,我们经常会用它去腥,增鲜,有时候也会用它熬一碗红糖姜水驱除体内的寒气,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天然植物,生姜不单是一味非常重要的食材,也是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等功效的中药材,而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还发现
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爱吃姜吗?没错,就是我们熟悉的厨房常用佐料生姜,我们经常会用它去腥,增鲜,有时候也会用它熬一碗红糖姜水驱除体内的寒气,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天然植物,生姜不单是一味非常重要的食材,也是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等功效的中药材,而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还发现,生姜的作用还远不止于此。
近日发表在权威医学期刊Cerues上的一项关于生姜保护心血管健康的综述文章中,阐述了生姜对于心血管健康的多重保护作用,今天的这篇文章,就结合这篇综述的内容,和大家分享讨论一下生姜是如何保护我们的心血管健康的。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生姜之所以有多重的保健功效,是因为其中富含了多种活性化合物成分,其中酚类化合物有姜酚,姜烯酚,姜酮,姜黄素等,多萜类化合物还包括α-姜烯,芳姜黄烯等,这些成分都能够发挥协同作用,使生姜在调节代谢,抗炎抗氧化等方面都能发挥中药的生理作用。在此次发表的研究中发现,生姜通过多种生理作用发挥了多重的心血管健康保护作用,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衰老带来的过度氧化应激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生姜中的多种酚类活性成分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其中6-姜酚的抗氧化能力甚至与抗坏血酸(维生素C)相当。
因此,生姜能够通过抗氧化作用,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的过度氧化,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发现,生姜的抗氧化能力还与其收获时间有关,越新鲜(收获1个月内)的生姜抗氧化能力越强。
已经多次和大家谈到过,对于动脉硬化,慢性炎症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危险因素。而生姜则具有广谱的抗炎作用,其活性成分能够抑制各类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调节炎症通路,通过这些作用,生姜能够有助于减轻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从而达到延缓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有相关的临床前研究发现,生姜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在对抗关节炎、糖尿病等疾病的炎症反应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作用,这些作用也提示了其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的重要功效。
我们想要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降低心血管风险,除了要抗炎,还要严控血脂水平。生姜在多项研究中表现出了对综合血脂谱的调理作用。除了能够降低总胆固醇,生姜还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同时还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在一项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研究中,参与者每天吃2g生姜,持续12周,显著降低了身体的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空腹血糖以及甘油三酯水平,对于每天摄入2g姜粉的参与者,其降脂效果更加显著。
高血压也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还发现,生姜还有辅助降压的重要作用。生姜中的6-姜烯酚和9-姜酚都具有一定的降血压活性,能够通过类似于地平类降压药的作用发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研究数据显示,50岁以下人群,每天摄入3g或更多的生姜,持续8周,可有助于降低高血压以及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而且生姜的这种作用,还能够与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类药物,如硝苯地平等起到协同作用,也就是联合降压药物治疗的同时,摄入生姜能够有助于提升药物的降压效果。
之所以会出现动脉血栓的问题,血小板的异常聚集是罪魁祸首之一,而我们服用的阿司匹林等血栓预防药物,也正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产生作用的。生姜中的活性成分,对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能够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的重要作用。
体外研究实验表明,生姜提取物能够降低血栓素B2和前列腺素E2的水平,这些物质都能够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另一项研究发现,每天食用5克生姜可以显著减少健康人在摄入高脂肪食物后的血小板聚集。然而,也有研究指出,每天4克生姜补充剂持续三个月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生姜是否能够发挥抗血小板作用,可能与其活性成分的摄入量以及其他因素的多重影响。
生姜在血糖控制方面,也显出了一定的潜力,能够有助于降低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姜酚可以通过调节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向细胞膜的转运,增加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改善血糖水平并减轻胰岛素抵抗
一项针对70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发现,每天摄入1.6g的生姜,持续12周后,显著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同时血脂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通过改善血糖控制,生姜也能够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生姜能够带来如此多的健康益处和心血管保护作用,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吃,才能够带来获益呢?以下是研究给出的几点重要建议,供大家参考。
根据相关权威机构的建议,每日摄入生姜的剂量最高可达到4g,一般被认为是安全的。在一项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中,每日服用3g姜粉,持续6到12周,未观察到显著的副作用。
如果生姜摄入量超过6克,可能会引起一些轻微的副作用,如胃灼热、腹部不适和轻度腹泻等。
对于特殊人群来说,例如孕妇,食用生姜能够缓解孕期的恶心呕吐症状,但是否能够食用,还应结合具体情况,评估身体状况后再确定。对于正在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患者,如果本身就有一定的出血倾向和风险,则应该慎食生姜。
对于想要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来说,在没有食用禁忌的前提下,在炒菜,炖汤,凉拌菜等烹饪的过程中,都可以把生姜或姜粉作为常用的调料,也可以制作姜茶饮用,这些摄入方式都是最自然和安全的方式。
市面上也有一些含有生姜提取物的营养补充剂,对于这些补充剂的选择,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关注其活性成分包含哪些,以及产品标准化程度如何等,到底要不要服用这样的补充剂,还是建议要经过对服用者和产品进行评估后确定,想要达到一定的对抗缓解疾病的效果,有的时候合理选择剂量就很重要。
总而言之,生姜作为一种天然的食材,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在心血管健康保护方面,能够发挥多重的作用,虽然我们日常摄入量可能并不足以让其发挥出明确的药理作用,但是作为日常膳食中的一种健康食材,把生姜纳入膳食结构中,对于提升我们的代谢健康,保护心血管健康,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认识生姜的多重心血管保护功效和正确食用生姜的问题上能够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分享,让更多人看到更靠谱的健康科普知识。
参考文献
Mohammadabadi T, Ben Ayad A E, Maheshwari A (March 19, 2025) Ginger: A Nutraceutical Supplement for Protection Against Variou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Clinical Trials. Cureus 17(3): e80841.
来源:李药师谈健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