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自去年入冬以来,我县遭遇了持续干旱天气,降水较往年同期明显偏少,县域江河来水量、塘库蓄水量锐减,地下水位降幅较大,给县内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造成影响。为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水及社会生产需求,维护全县正常用水秩序,现向全县干部
共同守护洋州大地的每一滴水
——致全县人民的节水倡议书
洋县的父老乡亲、广大干部群众: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自去年入冬以来,我县遭遇了持续干旱天气,降水较往年同期明显偏少,县域江河来水量、塘库蓄水量锐减,地下水位降幅较大,给县内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造成影响。为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水及社会生产需求,维护全县正常用水秩序,现向全县干部群众发出倡议。
一、强化节水意识,树牢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水已经成为我国严重短缺的产品,成为制约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重安全问题。”全县上下要从思想深处认识节水的重要性——节水是现代文明的基本准则,是衡量个人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企业还是家庭,都应把节水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主动摒弃“用水无度”的旧习惯,让“节约每一滴水”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二、农业节水要“精打细算”增效。农业是用水大户,占全县总用水量的八成左右。广大农户及生产主体,要依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减少高耗水作物种植,发展节水型设施农业与旱作农业,推广耐旱品种,让农田“适水种植、量水生产”。要普及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推广“水肥一体化”模式,让每一滴水都精准抵达作物根部。同时,及时维护灌溉设施,避免“跑冒滴漏”,抓住每一场有效降雨,通过地头水窖、集雨池等设施收集雨水,补充灌溉用水。当前正值夏粮产量形成和秋粮播种关键期,各方要落实科学灌溉等五项农业节水制度,积极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农田管理,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三、工业节水要“集约循环”减排。工业节水要落实定额管理等五项政策,走“集约化、循环化”绿色发展之路。新建工业项目要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制度,避免在缺水地区盲目上马高耗水项目。工业企业要加大节水技术改造力度,推广冷凝水回收、循环用水等工艺,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四、城镇节水要“细水长流”降损。县城节水要落实合同节水管理等五项政策,打好“管网改造、全民参与”组合拳。供水单位要开展供水管网“体检”,重点改造老旧小区的漏损管网,坚决杜绝“跑冒滴漏”。相关部门要扩大再生水在绿化、道路清扫、生态补水等领域的应用。每个家庭要养成“一水多用”的好习惯,利用淘米水浇花、洗衣水拖地、洗澡水冲厕,同时及时更换老化水龙头,选用节水型马桶、淋浴器等器具节约用水。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争做节水行动的引领者和示范者,积极改造老旧管网,普及节水器具,收集空调冷凝水、洗手池灰水、净水机尾水用于冲厕、绿化。
五、青少年要争做节水理念的倡导者、节水行动的践行者。牢固树立“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观念,自觉养成科学用水、循环用水的良好习惯;主动学习节水知识,积极向家人、朋友和社区宣传节水意义,带动更多人参与节水行动。积极参与节水科技小发明、节水宣传创意设计等活动,用智慧和创新推动节水实践。
节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各方协同发力。呼吁每一位公民都自觉践行《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主动参与节水监督。看到用水浪费现象及时劝阻,发现水管漏水主动报修,积极举报非法取水行为,让节水成为全民参与的“新时尚”。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拧紧水龙头的小事做起,从农业的“一垄滴灌”、工业的“一方循环水”、家庭的“一盆多用”做起,共同守护洋州大地的每一滴水,用实际行动诠释“节水优先”的时代内涵,为建设节水型社会、护好我们的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洋县水利局
共青团洋县县委
2025年5月21日
动动小手 赞完再走
(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载使用)
投稿邮箱:480917892@qq.com
主流舆论阵地 综合服务平台 社区信息枢纽
洋县发布
来源:洋县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