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子韬推出的卫生巾品牌“朵薇”近期因二手市场价格飙升引发热议。原价49.8元的组合装(含62片)在首场直播中迅速售罄,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但部分黄牛将价格炒至最高190元。以下是事件关键点:
黄子韬推出的卫生巾品牌“朵薇”近期因二手市场价格飙升引发热议。原价49.8元的组合装(含62片)在首场直播中迅速售罄,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但部分黄牛将价格炒至最高190元。以下是事件关键点:
市场表现与争议
定价与性价比
官方定价为49.8元/62片(单片约0.8元),定位中端市场,低于七度空间、苏菲等品牌同规格产品。组合装包含迷你巾、日用、夜用和安心裤,宣称通过“医护级标准”(比国标多17项检测,菌落总数为0)。但业内人士指出,医用级资质需更严苛审批,短期内难以实现。
黄牛炒作与品牌回应
首播后现货被抢空,黄牛在二手平台将价格抬高至55-190元不等。黄子韬团队多次呼吁消费者勿购买高价产品,强调“不搞饥饿营销”,并计划6月进驻商超铺货。
明星效应与社会意义
黄子韬以“企业家转型”为宣传点,强调透明化生产(工厂24小时直播监控、无人接触流程),并借助妻子徐艺洋的试用背书。其打破“月经羞耻”的公开讨论引发两极评价,部分人认为其推动行业规范,也有人批评其利用私生活炒作。
行业与消费者反馈
支持观点
消费者认可价格亲民和透明化生产,尤其是粉丝群体认为其“用明星信誉担保质量”。试用反馈中,部分用户表示产品黏性、防侧漏表现良好。
质疑与风险
性价比争议:对比传统品牌,朵薇价格优势有限(如花王乐而雅单片0.6-0.8元);
品控隐忧:此前试用装被反馈日用240mm偏短,需后续改进;
流量依赖:专家认为明星品牌需长期质量验证才能突破粉丝圈层。
后续规划与挑战
产能与渠道扩展
品牌计划增设生产线至10条,并开放工厂参观预约,强调“全自动化生产”目标。
舆论压力
黄子韬因官宣卫生巾项目曾掉粉46万,且发布会提及妻子生理期细节被指“过度营销”。若未来出现质量问题,可能引发更大舆论反噬。
行业竞争
卫生巾市场长期由传统品牌主导,头部企业市占率高(如2024年市场规模超千亿元)。明星跨界需应对供应链管理、用户信任建立等挑战。
总结
黄子韬的卫生巾品牌短期内借流量引爆市场,但其能否从“明星产品”转型为大众消费品,仍需解决产能瓶颈、品控稳定性及公众信任问题。消费者若需购买,建议通过官方渠道,避免高价购入黄牛货。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