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儿童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易感人群之一。虽然儿童感染后的症状通常较轻,但仍然需要特别注意防护。
前两天朋友给我打电话
用“宝娟嗓”告诉我
说他可能阳了
我寻思好久没有听到“阳了”这个词了
有点陌生
直到第二天看到了新闻
原来“新冠”又双叒叕来了!
询问了医生后
先给大家安个心
不用恐慌
虽然感染人数增多
但是可防可控
“新冠”的传播
传染源
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
发病后3 天内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
1.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2.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
3.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
易感人群
儿童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易感人群之一。虽然儿童感染后的症状通常较轻,但仍然需要特别注意防护。
“新冠”的表现
潜伏期多为2~4 天。
主要表现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高热相对多见;部分病例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反应差、呼吸急促;少数可出现声音嘶哑等急性喉炎或喉气管炎表现,严重者可引起呼吸窘迫、热性惊厥、脑炎、脑膜炎、脑病甚至急性坏死性脑病等危及生命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一旦发生,病情可在短期内急剧恶化。
“新冠”的治疗
保证充分能量和营养摄入,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可进行物理降温、应用退热及口服清热解毒药物等。
新冠可防可控
1. 接种疫苗: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和感染后的严重程度。
2.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手部消毒剂。
3.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4. 减少外出和聚集: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5. 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6. 加强营养和锻炼: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增强免疫力。同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保护孩子的健康。尽管多数新冠感染者预后良好,但少数儿童感染后容易出现重症,若患儿出现发热、咽痛、咳嗽、呕吐、腹泻、反应差、声音嘶哑及抽搐等表现时建议尽早就医、尽早完善新冠核酸检测。
来源:西安市儿童医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