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22日,印度总理莫迪公开宣称,巴基斯坦将不再获得来自印度权限内的水资源,巴基斯坦势必要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代价。
巴基斯坦想从印度控制的河流中拿水,印度说,连一滴都别想。
据新闻报道,2025年5月22日,印度总理莫迪公开宣称,巴基斯坦将不再获得来自印度权限内的水资源,巴基斯坦势必要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代价。
莫迪再次拿水资源当武器,巴基斯坦真会被渴死吗?
印巴局势刚刚因停火有所缓和,但印度并不打算恢复因4月22日的枪击事件而暂停履行的《印度河水域条约》。
枪击事件造成多名印方安全人员死亡,印度方面迅速将矛头指向巴基斯坦,随后发动战争,并且印度关闭了建在杰纳布河上游地区的两座水电站大坝闸门。
供水中断持续超过两周,虽然5月8日部分闸门重新开启,但《印度河水域条约》至今仍未执行。
《印度河水域条约》签署于1960年,条约由印度与巴基斯坦在世界银行见证下签署,明确规定印度河上游的六条支流里,三条归印度管,三条归巴基斯坦,约80%的水量流向巴基斯坦。
如今印度一关闸门,水资源紧急短缺,渴死倒不至于,但是巴基斯坦当地的农业和民众的基本生活都接连受到较大影响。
断水只是对抗巴基斯坦的第一步,印度又开始大肆宣扬“朱砂行动”,按下了“全球广播”键。
自5月21日起,印度派出7支全球宣讲团,陆续启程,宣讲团成员由超过50人组成,包括现任与前任国会议员、内阁成员、各党派代表等。
宣讲团任务是解释“朱砂行动”的背景,反驳巴基斯坦的说法,并向国际说明印度立场,目的明确:避免联合国安理会在印巴冲突调解中受到误导,印度方面称,宣讲团将前往32个国家及欧盟总部。
宣讲的首站是日本,据报道,22日与岩屋毅会谈的宣讲团自21日出发。
除日本外,还将访问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和新加坡,同一天出发的另一支宣讲团也于22日抵达迪拜并会见了当地政要。
每支宣讲团都携带了一份150页的文件,详细列出印度关于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义的论据。文件包括具体事件、组织名单、历史背景、资金流向等内容。
宣讲团成员在接受印度媒体采访时称,这些材料经过印度政府各部门联合准备,内容严谨。
巴基斯坦也迅速作出回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
5月21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派出由前外长、人民党主席比拉瓦尔率领的代表团出访。
比拉瓦尔称,该代表团将“向全球说明巴方在地区和平问题上的立场”,代表团计划访问欧洲、东亚及部分中东国家。
巴基斯坦政府强调,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挑衅在先”,断水是“将民生问题政治化”。并且巴基斯坦呼吁国际关注印度引发的人道主义问题。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的外交节奏落后于印度,印度不管是战场上还是外交上,巴基斯坦都是被动“挨打”的一方。
面对巴基斯坦滞后的表现,印度政府继续乘胜追击。
据印度亚洲国际新闻社(ANI)报道,当地时间5月22日,印度总理莫迪在一次集会上表示,巴基斯坦将为每一次恐怖袭击付出沉重代价。
莫迪称:“巴基斯坦忘记了一件事:如今,印度母亲的仆人莫迪正昂首挺胸地站在这里。莫迪的头脑很冷静,而且一直很冷静,但他的血液很热。
并激情发言表示“莫迪的血管里流的不是血,而是炽热的‘朱砂行动’。
他表示,印度将全面中止与巴基斯坦的一切贸易往来与政治对话,如果要谈,那也是只关于巴控克什米尔的问题,“战场上拿不到的,谈判桌上也别想。”
莫迪发言后,台下众多印度人民高声欢呼,支持声音不断提升。
并且发生了非常讽刺的一幕,现在包括印度外长苏杰生在内的外交官们成为印度人泄愤的目标,莫迪政府逐渐收拢人心,提高政府在民众中的威望和支持。
印度外长苏杰生
光靠嘴上功夫取胜,不去思考任何后果,是现在莫迪主打的方向。
从宣布为期10天的全国欢庆活动,到如今的“全国巡演”,甚至安排演讲团“全球演讲”朱砂行动,都是莫迪政府的手段,此举大概率为以后大选铺路,激发民族主义情绪,换取选票。
可莫迪政府这样的举动,实际带来的后果不敢设想。
截至目前为止,数据显示印巴贸易额已跌至近20年来最低点,此次“彻底中断”几乎等于双边经济关系完全破裂。
旅游业几乎停滞,酒店取消订单达到九成以上,数以千计依赖旅游的居民经济受损,而且对当地民众来说,安全是最大问题,因为印巴冲突远远还没平息。
印度在边境的增兵,双方军事实力的集训和强化,都在预示着接下来可能爆发更大的印巴战争。如今印巴彻底“撕破脸”,大战更是一触即发。
印巴问题终究要解决,不解决,就像水一样——该流的地方堵住了,迟早会溃堤。
莫迪这一次把“永不言和”说得铿锵有力。
从断水到断交,印度这一次是动了真格!
来源:小娅护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