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越南人学了中文之后突然间就觉得自己骨子里是中国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3 17:53 2

摘要:这个经营着家族红木家具厂的年轻人,过去三年间往返中越边境200余次,从最初连"你好"都说不利索,到如今能用粤语和东北客商谈笑风生。但真正让他产生强烈身份认同的,是去年在广西东兴口岸偶遇的一位中国老人。

2023年开春,河内老城区的一家中文培训班里,25岁的阮文辉正对着手机屏幕反复练习"恭喜发财"的发音。

这个经营着家族红木家具厂的年轻人,过去三年间往返中越边境200余次,从最初连"你好"都说不利索,到如今能用粤语和东北客商谈笑风生。但真正让他产生强烈身份认同的,是去年在广西东兴口岸偶遇的一位中国老人。

当老人用颤抖的手在红木茶盘上写下"同根同源"四个字时,阮文辉突然发现那些曾觉得陌生的汉字,竟与家中祖传的拓本如出一辙。这个瞬间,他形容"仿佛有根无形的线,把散落千年的文化碎片重新串成了项链"。

一、穿越千年的文字密码

在越南北部,历史遗迹如同散落的文明拼图,无声诉说着中越文化的血脉相连。河内文庙内,1070年建造的进士题名碑上,斑驳的汉字记载着越南士子"三元及第"的荣耀;宁平省的占婆岛沉船遗址中,宋代青瓷与汉字账本共同印证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阮文辉的家乡北宁省,至今保留着始建于李朝的"镇国寺",寺内12块汉文碑刻详细记载着1010年越南脱离中国统治的历史——这种矛盾性恰恰构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语言学家研究发现,越南语中60%的词汇源自中古汉语,日常用语如"春节"(Tết Nguyên Đán)、"教育"(Giáo dục)等均为汉字词直译。这种语言基因的延续,使得越南人接触现代汉语时,常会产生"似曾相识"的震撼。正如阮文辉在日记中写道:"当中国客户说出'诚信为本'时,我脑中突然浮现出曾祖父手抄的《》——原来我们共享着同一种价值判断。"

二、仪式感中的文化共振

春节期间的河内街头,红底金字的春联摊前总排着长队。尽管80%的越南人已习惯用拉丁字母书写,但"福"字倒贴、"财神"画像、祭祀祖先的流程,仍与两广地区如出一辙。阮文辉的家族企业每年要订购3000副春联,他发现中国网友设计的"电子春联"在越南年轻人中异常流行——这些用Unicode编码的汉字祝福,既保留了"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意境,又加入了越南语谐音梗。

这种文化共振在婚俗中尤为明显。2024年农历三月三,阮文辉的表妹出嫁时,迎亲队伍既唱着越南改良版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又遵循着"三书六礼"的传统:男方需备下龙凤烛、槟榔盒,新娘出门前要向父母行"三跪九叩"大礼。人类学家阮氏梅指出:"越南70%的婚俗细节都能在中国典籍中找到原型,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文化记忆,比任何政治宣言都更具穿透力。"

三、思维深处的东方逻辑

在河内国立大学商学院的课堂上,阮文辉发现中越学生的思维方式惊人相似。当教授布置"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的案例时,中越学生不约而同引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而西方学生更多强调个人主义解决方案。这种价值取向的趋同,源于两国相似的社会结构:越南90%人口是佛教徒,寺庙中的因果报应观念与中国民间信仰深度交融;家族企业传承中,"长辈权威"与"孝道伦理"的权重,与潮汕商帮的经营哲学如出一辙。

心理学研究显示,越南人在处理冲突时,68%会采用"顾全面子"的沟通策略,这与中国人"和为贵"的处世智慧高度契合。阮文辉对此深有体会:当他用中文向中国供应商解释"先交朋友后做生意"时,对方会心一笑的反应,让他瞬间消除了文化隔阂。

四、全球化时代的身份重构

随着"一带一路"推进,越南学习汉语的人数十年间增长40倍,2024年汉语已成为越南大学第二热门外语。这种热潮背后,是年轻一代对文化根脉的主动追寻。河内文庙每年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参赛者需默写王勃的千古名文,正是刻在越南国土上的文化坐标。

在胡志明市经营中越跨境直播的阮氏芳草,每天穿着奥黛讲解汉服文化,直播间里既有中国粉丝询问"襦裙与交领的区别",也有越南长辈回忆"小时候用汉字写日记的日子"。这种跨文化对话,正在催生新的身份认同:2025年越南人口普查显示,18-30岁群体中,72%自认"既是越南人,也是中华文化圈成员"。

站在下龙湾的碧波前,阮文辉常想起祖父的告诫:"我们的祖先曾在红河畔种下汉字的种子。"当全球化浪潮冲刷着文化边界,越南人通过汉语重新连接历史的过程,恰似海浪冲刷礁石——看似改变形态,实则在千万次撞击中,让文明的岩层愈发坚固。这种文化认同的觉醒,不是简单的"去越南化",而是在全球化语境下,对文明基因的创造性转化。正如越南汉学家杜文宁所言:"我们既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也是东南亚文化的创造者——这种双重身份,恰恰是越南文化的魅力所在。"

可以看出骨子里还是文化的原因,语言承载着文化,文字承载着文化。所以一旦把语言文字学起来,那么文化很容易能够弥合在一起。

来源:流水华年镌一点号

相关推荐